「泥版複製」讓壁畫走向家庭 老牆土混麻絲+糯米汁

《對弈圖》《捶丸圖》《售魚圖》……在李冰的工作室裡,一幅幅複製的山西廣勝寺元代壁畫讓記者大開眼界。這些壁畫經過他的複製後,正由寺廟走進千家萬戶。(圖/新華社)

▲永樂宮壁畫。 (圖/新華社)

本報訊

《對弈圖》《捶丸圖》《售魚圖》……在李冰的工作室裡,一幅幅複製的山西廣勝寺元代壁畫讓記者大開眼界。這些壁畫經過他的複製後,正由寺廟走進千家萬戶。

今年44歲的李冰對壁畫的熱愛要追溯到13歲學畫畫時。從老師那裡聽到永樂宮壁畫的名字後,有一天下著雪,他從運城家裡出發,坐上大巴隻身一人去了60公里外的永樂宮。

「當時一下子嚇傻了!滿牆高大的人物活靈活現,其中一個‘藍衣人’不知道什麼神仙,石青色衣服非常漂亮,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裡。」李冰回憶說。

永樂宮之行後,他對壁畫產生了興趣。於是,他回到老家做了一把鐵皮鏟刀,找廢棄的老房子鏟牆皮,在上面畫畫。「當時就是覺得好玩,記得鏟下來最大的牆皮有兩張A4紙那麼大。」

一直學畫畫的李冰在1997年成立了懷冰藝術社,做藝術品印刷。2005年起,他開始做書畫作品的高仿。當人們普遍用印表機噴繪做高仿時,他仍保留著珂羅版技術。

「印表機快、精度高,但效果假。相比之下,珂羅版技術做出來的效果潤,原汁原味。珂羅版技術並不複雜,因為成本高、產量低,所以用的人少。」李冰說。

由於古代壁畫的珍貴性,工作中李冰經常給客戶做珂羅版印刷的壁畫複製品。前兩年,他和山西人民出版社合作製作了《中國歷代繪畫名作•數位化教學資源庫》,200幅作品中就涉及敦煌壁畫和永樂宮壁畫。

而真正做泥版壁畫,則出自一次偶然機會。他說,一個朋友開了一個茶社,思考著用什麼別致的東西裝飾一下,他就想到了泥版壁畫。然而,第一次做並沒有成功,掛起來後,兩天時間泥塊就掉了下來。

「新土和新麥秸和出來的泥,易乾裂、燥氣重,顏色生硬不柔和,達不到舊的感覺。」李冰說。

於是,他雇人四處找磚瓦窯土、老牆土、茅草屋上的舊黑草,將它們混合,加入麻絲、糯米汁、白芨、桃膠等打泥版。然後往上覆一層珂羅版的壁畫複製品,壓緊、幹透,一塊泥版畫就做成功了。

「樹脂最結實,但是出來沒那個味兒。桃膠是畫國畫時用的,白芨是拓碑時用的材料,我只是綜合運用了一下咱們老祖宗的傳統知識罷了。」李冰說。

為了做到「夠味兒」,李冰還堅持用礦物質顏料複製。例如製作朱砂色,自己從藥店買上朱砂,研磨到極細,加上桃膠和水,灌進一頭開口的竹筒裡,放在鍋上蒸,水幹後,顏料就粘在了竹筒周圍,上方三分之一是朱膘色,中間三分之一是朱砂色,最下面是渣子。

目前,山西寺觀壁畫數量居全國第一,其中不少作品不僅是中國美術史上的傑作,而且是全國僅見的孤例。其中,著名的壁畫有永樂宮壁畫、岩山寺壁畫、廣勝寺壁畫等。

今年,李冰的泥版畫先後在山西省文博會、北京文博會亮相後,很快受到人們的喜愛,至今他已經製作了一百餘幅泥版畫,成為當地極具特色的旅遊商品之一。

「這個文創產品真是玩出來的。泥版畫讓古代壁畫突破地域局限性,從不可移動變為可移動,以原汁原味的形式走進百姓生活,這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宣傳。」李冰說。(新聞來源:新華社港台部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