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海洋監測從在地出發 東管處辦理綠島生態監測工作坊

東管處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育,培訓綠島潛水愛好者與執業人員具備綠島亞潮帶海洋生態監測能力,辦理「綠島水域潛點生態監測工作坊」。(圖/東管處提供)

東管處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育,培訓綠島潛水愛好者與執業人員具備綠島亞潮帶海洋生態監測能力,辦理「綠島水域潛點生態監測工作坊」。(圖/東管處提供 下同)

記者王兆麟/台東報導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育,培訓綠島潛水愛好者與執業人員具備綠島亞潮帶海洋生態監測能力,10月17、18日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綠島海洋研究站及綠島六米礁、灰色山脈、鋼鐵礁及海邊林4處潛點辦理「綠島水域潛點生態監測工作坊」。

東管處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育,培訓綠島潛水愛好者與執業人員具備綠島亞潮帶海洋生態監測能力,辦理「綠島水域潛點生態監測工作坊」。(圖/東管處提供)

本次工作坊課程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何旻杰博士及陳正虔副教授與在地的俞明宏教練、飛魚潛水團隊,共同帶領綠島潛水業者及愛好者,一起學習珊瑚礁覆蓋度監測學理技術、常見監測物種的判定與選擇並運用水下攝影技巧,記錄海洋生物;透過分享觀察與紀錄海洋生物的方式,推廣並建立民眾參與海洋監護機制。

東管處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育,培訓綠島潛水愛好者與執業人員具備綠島亞潮帶海洋生態監測能力,辦理「綠島水域潛點生態監測工作坊」。(圖/東管處提供)

工作坊第一天課程為室內學理知識介紹和模擬海底紀錄程序,由教練、老師和參與的學員們直接潛入綠島海裡,在六米礁、灰色山脈練習佈線和珊瑚拍照記錄訓練,第二天課程在鋼鐵礁、海邊林進行魚類及其他生物的海底攝影訓練,並教授學員於海中調查記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點及克服方法與技巧。

東管處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育,培訓綠島潛水愛好者與執業人員具備綠島亞潮帶海洋生態監測能力,辦理「綠島水域潛點生態監測工作坊」。(圖/東管處提供)

課程最後更將海中拍攝的珊瑚紀錄照片檔案,透過CPCe軟體去計算樣區珊瑚的覆蓋率,對於拍攝到的珊瑚、魚類及其他生物,則透過生物特徵去辨識種類,尤其在同一潛點,拍攝到的指標物種,更希望透過集合眾人之力一起累積建立調查資料庫,長期紀錄種類和數量的變化趨勢。

東管處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育,培訓綠島潛水愛好者與執業人員具備綠島亞潮帶海洋生態監測能力,辦理「綠島水域潛點生態監測工作坊」。(圖/東管處提供)

東管處處長洪東濤表示,自105年起,持續累積東部海域及綠島地區轄內生態資源基礎數據,包含:珊瑚、魚類、無脊椎動物(如海綿動物、刺絲胞動物、軟體動物及節肢動物等)、藻類等物種,綠島因去年接連颱風的衝擊,包括大香菇等海底珊瑚受到一些傷害,有必要透過持續的生態調查建立紀錄資料庫與推動海洋生態監測工作坊機制,推動更多關心海洋生態的民眾共同參與海洋監護工作,投入海洋海環境保育之行列,讓東海岸永續生態旅遊發展目標得以實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