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樓斷魂「生態綠廊」? 中研院:絕不犧牲動物樂園

▲▼ 中研院生態池其中一區,「荷花睡蓮區」。(圖/記者關卓琦攝)

記者戴榕萱/台北報導

建設與環境永遠都在面對一場拉鋸戰,桃園觀塘面臨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與大潭藻礁的「移地復育」問題而卡關,引發連日爭議。近期,中研院新院長 廖俊智上任,生態志工憂心院區新建設可能將與生態綠廊產生矛盾,提出建言,他們不願「生態孤島」在眼前發生,討論雖未有定奪。對此,院方已做出良善回應。

南港山位於台北盆地東郊,四分溪從旁蜿蜒流過,起初由研究員陳宗憲發現,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實驗水田」突然出現了嬌客「紅冠水雞」家族,牠們定居、築巢、育雛,因此才對時任院長李遠哲提出「生態池」的建議,想不到之後又引來小白鷺、夜鷺、大冠鷲等禽鳥來此住居。

自2000年起,中央研究院生態志工團隊正式成立,他們在林區積極移除竹林,種下屬於南港山上的原生種小樹苗,讓樹種呈現多樣化,改變林相,隨後打造出親善的縱走步道,更讓多種生物把這裡當作樂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中研院生態池中的夜鷺。(圖/記者關卓琦攝)

▲ 中研院生態池中的夜鷺。(圖/記者關卓琦攝)

生態志工們並非僅有院內員工組成,更另有來自各方的工程或生態專業人員,他們開始把水田逐漸打造成一片範圍約250坪的生態池,近年又擴闢為750坪;原生樹林在周圍繁盛,鳥類帶來的種子更豐富了林相,院區的生態系也逐年擴大,包含蝦蟹、蜻蜓、螢火蟲等,宛如「生態五金行」的寶地,更吸引不少登山客及學術團體前來觀察與紀錄。

▲▼ 中研院豐富擁有豐富多樣的原生物種。(圖/記者關卓琦攝)

▲院區充滿多樣的原生植物。(圖/記者關卓琦攝)

據了解,院區森林步道雖短,但擁有南港山系90%的樹種,生態志工自李遠哲時代起,長時間與各屆院長培養「環境」默契,每當興建大樓更會融合不少學者家的評估,才會動土。

各地的人為活動難免會衝擊大自然環境,因此中研院在建設中就秉持大自然與人造物「兼容並蓄」的理念,實現「棲地補償」,透過復育或改善環境的方法,補償因人為開發而失去的棲地、原有的生態系,使得原生物還得以完整保留在院區內。

近年,鑒於國防部釋出的南港202兵工廠,做國家生物科技園區、院區跨領域大樓甫落成,志工的憂心再度升起,他們提出,若再有新大樓佇立山腳,院區的生態很可能淪為孤島,「難道要為一棟研究所」中斷生態綠廊嗎?

▲▼ 中研院計劃興建新大樓的選址,若建成後,剛好擋住南港山系跟中研院所形成的「綠廊」。(圖/記者關卓琦攝)

▲中研院計劃興建新大樓的選址,為山腳下的球場,正好會擋住與南港山系的「生態綠廊」。(圖/記者關卓琦攝)

中研院表示,志工口中提到的「新大樓」,這僅是內部會議中未達定論的提案與討論,甚至沒有進入表決,也非行政上的新規劃,因此無法對外發表意見。 院方對此強調,內部委員都知曉院區內原生物種的多元與重要性,且院區土地利用早已處於飽和狀態,因此要有新大樓更屬一件不容易的事,當然更不會犧牲原有的院區環境,貿然中斷熱愛自然的民眾與團體前來生態池與綠廊的學習機會。

另外,院方也極度重視,志工與民眾對中研院環境的關心與付出,因此若有新規劃,院長及內部委員都會融合各界聲音與專家建議,做出生態與人造物的最佳決定,最重要的是,院方絕不會輕易末煞掉生態志工對南港山林的付出。

民眾走訪中研院時,不妨可以多留意當地原生植物,如綬草(台灣最小的原生蘭花)、台灣櫸木、金花石蒜、天料木等,若還想聽取更多的專業導覽,也能組團10人以上,就能電洽秘書處公關科預約,讓踏青活動變得更知性。另外,28日是中研院一年一度的「院區開放日」,民眾除了在活動中可了解研究的意義與樂趣,還能在活動中獲得紀念品,限量 2,500份。

▼ 院區內其中一塊「棲地補償」地。(圖/記者關卓琦攝)

▲▼ 中研院其中一塊「棲地補償」地。(圖/記者關卓琦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