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外界對於一例一休修法過程與動機的質疑反對聲浪有多大,執政黨仍非通過不可,於是我們是否可以合理推斷:這是種「神意」的展現?(圖/記者楊佳穎攝)
近來的一例一休再修法爭議,雖然各界焦點多在於「喊價式」談判或議事規則爭論,但有個更根本的問題卻較少人注意,那就是本次修法的「動機」,並未看到有合理的量化根據。也就是說,修法的相關數字調整理由至今仍「不明」。
雖然勞動部與政院提出了很簡單的說帖,但都沒有出處,部長也表明其修法推力來源「不能講」。因此本次表面上是「增加執行彈性」的修法,實質上卻是種「神意」的展現,也就是「神說要修法,於是就有了修法」。
這「神」是誰,也不難推敲,民進黨內甚至傳出連勞動部都是「上面」決定後才拿到版本,事前沒什麼插話的機會,因此也就可以看到勞動部與民進黨團在護航時,對於「為什麼是這些數字」始終講不出一套健全論證,只是不斷使出「相信我之術」,每隔幾句就來個主觀的「感覺」、「應該」,甚至直接大喊「你不懂啦!」「回去讀書!」等幹話。
這樣的溝通效果當然極差。雖然民進黨看來仍可順利在本會期完成立法,但整個黨的形象也已重傷,這種「修法過程」的成本效益計算,顯然也和法條的內容修正一樣,事前沒有經過審慎評估。這或許也是因為「神」說要在這個月內過,那麼黨團就乖乖執行。
這種「神權統治」在台灣已許久不見,上一次有效運作應該是在李登輝時期,之後的阿扁並非完全執政,馬英九又總被金平「卡卡」,到了蔡英文,大家才又看到這種「強勢碾過」的操作方法。
▲「神權統治」在台灣已許久不見,然而到了小英總統上台,這種「強勢碾過」的操作方法又出現了。「神」是誰,不難推敲。(Photo by flickr/總統府)
在學理上,這是一種菁英主義或父權主義的立場。掌權者自認比誰都清楚狀況,其他人都算是「不懂」、「該去讀書」、「了解的均非實情」,因此拒絕溝通,或是溝通僅限於形式。就算有其他的知識菁英對專業性提出質疑,統治者仍置之不理,或批評其別有居心。
我上一段的描述,你可以在本次修法的爭辯過程中看見類似例子,當然,在過往的台灣政壇,或是老人很多的社會場域,你也不難碰見這類狀況,不過這種菁英主義在政治上的確是越來越淡。可是來到2017,這種父權的味道又開始變濃,甚至還有了「神權」的超越特質,連解釋都懶,反正一切都是來自神的旨意,執行就對了。
妙的是,這種神權體制正是來自於長期打自由主義與開放精神旗號的民進黨。討論的大門在某一刻默然關上,所有體系成員除了相信神(會帶領大家建立美好的獨立國家)之外,不能多說或多做什麼,否則就是異教徒,就是與妖魔合作。
「先獨再X」的口號高響,最後連台灣獨立是什麼,到底和勞基法修法有什麼邏輯關係,也不被允許思考和質疑了。
這在理論面上倒也不是無法解釋。自由通常與資源的多寡成正比,批判者早已質疑,當權者強調某些調整可以增加個人資源(通常就是指「更多的錢」)時,就能被解釋為增加個人的選擇自由,在這種狀況下,自由主義者可能會支持某種父權的管控,先求「富起來」,富起來才能有更多的選擇,人才能更自由。
那如果調整過後,還是感受不太到自由的增加呢?那麼統治者可能進一步宣稱改革還不夠到位,所以個人的資產增加的程度還太小,應該進一步授權給他。
這種不斷授權的過程會快速加劇,最後自由主義者可能獲得一定財富,並因此擁有更多選擇權,因此以為自己是活在自由的國度,但其實他們已在政治上高度授權,反而是活在受制於他人的環境中。一旦統治者的「神權」判斷失靈,這個體制可能失去反應與自我調整的能力,一瞬從天堂掉入地獄。
對於以上的描述,大家或許都能想起一些政權或國家,不過純就當前的台灣來看,好像也能局部對應。許多自由主義者的確已經察覺不對勁,而開始反對這樣的論述或推理形式,但也有些自由主義者或許是因為「有分到」,而越陷越深。
在當代世界中,將媒體一把抓,單方面全力造神的政治宣傳只在少數地方成功,比較常見的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形式,只要還有夠多的人持續相信「神權」的合理性,這種由少數人秘密決定大政方針的操作形式,就能持續進行下去。
那台灣的這一台「神明戲」,還能演多久呢?這取決於台下觀眾的數量多寡。沒人看,當然就演不下去了。
那現在還有多少人看呢?看看那些台上的人馬,現正努力演著「假裝台下還有很多人,所以我們完全不害怕」的戲碼,你大概就心裡有數了。
好文推薦
●周偉航,筆名人渣文本,經營粉絲專頁「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倫理學,曾從事政治公關工作,目前為時論專欄作家。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