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於11月三讀通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希望協助社會大眾理解過去威權統治的歷史。圖為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圖/記者李毓康攝)
台灣自解嚴以來已三十年,我們的轉型正義工作大多集中在金錢賠償與象徵意義的名譽回復證書,社會對威權統治及威權造成的政治案件理解有限,政治受難者沉冤未雪,甚至一但提及「轉型正義」這四個字,就被指為撕裂社會。但轉型正義真正要做的事情,是要讓社會一起面對、處理過去所經歷的事情,進而凝聚社會。
轉型正義是一個社會在民主轉型之後,對過去威權獨裁體制的政治壓迫,以及因壓迫而導致的社會分裂所必須做的善後工作。如果一個新的民主社會不處理轉型正義,其民主體制將很難在和平的、深厚的民主文化中健全運作。
這幾年來,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以其有限的資源,保護景美與綠島兩座白色恐怖時期重要遺址,在全台各地進行白色恐怖特展,也出版政治受難者的口述訪談與拍攝紀錄片。但是,未有正式組織意味著資源的不穩定,因此這個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希望未來在更穩定的組織與資源的投入下,國家能持續透過各種文化工作,協助社會大眾理解我們過去威權統治的歷史,看見在時代巨輪下的人們,反思自己對歷史的認知與對國家、正義的理解,共同記憶我們社會的過去。
最近一年多來,至少已有三十幾位政治受難者過世,由於有部分難友失聯,實際逝世的受難者人數恐怕還要更多。這些離開了我們的前輩,帶著有罪之身入土,欲知其案件真相而不可得,也未能看到更深刻的轉型正義工作推展。
時間是轉型正義的最大敵人。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正式成立,代表文化上的轉型正義工作進入下一個階段。然而我們不能忘記,除了文化面向,還有更多面向等待我們一起努力,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行政部門與司法部門的反省,等待「法治侵害人權」的罪刑印記能被抹去,等待相關檔案的細膩開放與相關調查,能還諸真相予在風中消逝的青春與生命。
這個月,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召開了政治檔案法制化公聽會,邀集各領域專家學者,針對目前散落在各機關、政黨甚至民間的政治檔案如何徵集?如何衡平「資訊公開」和「隱私權保障」這兩種法益,並針對「加害人」和「被害人」的不同處境有更細緻的設計,以促進歷史真相的公開與反省等問題進行研商,希望能讓後續《政治檔案法》的逐條審查更為細緻。
內政委員會也在11月排了《國家安全法》修正草案的審查,然而最後未能就第9條進行實質討論。這條在解嚴前匆匆通過、剝奪了戒嚴時期遭受不當審判者上訴的條文仍待另日審查,但願今日的立法院能一起面對並改革當年在威權統治下被迫通過的威權法律,還給政治受難者應有的司法正義。
轉型正義,等待我們更多努力,也期許進入而立之年的台灣民主,更能勇敢面對過去,走向不惑。
好文推薦
●尤美女,立法委員,投入婦運35年,推動諸多性平法案,現致力於婚姻平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