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該種哪種櫻花比較好? 你不知道的「櫻花小知識」

我們想讓你知道…原來如此~~

記者華少甫/台北報導

在北部都會區及近郊,近年來能看到景觀櫻花樹的公園綠地越種越多,但卻發現櫻花樹種得雖多,但種植後植株開花零星或死亡情形不少。

▲櫻花主幹基部。(圖/農委會提供)

▲櫻花主幹基部。(圖/農委會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表示,公園綠地景觀櫻花種植時,需慎選暖冬時仍能正常開花品種,並注意種植地點的土壤環境條件。櫻花喜溫帶型氣候條件,臺灣位處亞熱帶氣候區,大台北平地及淺山地區,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溫度約15℃,涼溫下常無法解除花芽休眠習性而順利開花。國外引進品種大多無法適應臺灣冬季的涼溫,故春天不開花或開花量稀疏。櫻花生長的環境,土壤需為微酸性、富含有機質且排水良好,根圈生長的壤土厚度一般至少1公尺,方圓5公尺內應無水泥或硬體地基阻礙根部的伸展,地形有淺坡且位處背風面最佳。現值初冬是櫻花種植適期,選擇適應臺灣冬季涼溫的櫻花品種,並檢視種植處之土壤環境條件,是種植景觀櫻花前優先考量的要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桃改場指出,都市及近郊平地因熱島效應,冬季均溫較低海拔山區為高。因此,景觀櫻花的品種須慎選,除桃園場育成之「桃園1號–報春」及「桃園2號–紅梅」品種,「八重櫻」、「富士櫻」及日本品種大漁櫻能適應臺灣北部都市氣候;國內民間開發品種粉色吉野櫻、昭和櫻及日本品種寒櫻、河津櫻、香水櫻、大島櫻及墨染櫻等,則較能適應較少空氣汙染的都市近郊淺山區環境氣候。景觀櫻花種植後,為能提升來年春季賞花品質,秋冬落葉期需例行剪除枯枝、下垂枝、交錯枝、平行枝及主幹上的不定枝,方能維持其基本優美樹型,並促進枝條上花芽的生成。開花後則需加強有機質肥料及氮、磷及鉀等營養均衡的化學肥料施用,更能增強樹勢。

▲櫻花主幹基部。(圖/農委會提供)

▲櫻花主幹基部。(圖/農委會提供)

桃改場表示,都市及近郊公園綠地,其實可以營造一片花海的櫻花林,或整齊開花的櫻花大道!景觀施工時,應慎選適應臺灣冬天涼溫氣候的櫻花品種,改善種植處的土壤環境條件,再適時進行修剪與施肥。如此,春天要去賞美美的櫻花,不必再上高山,或許在離家不遠的公園裡即可看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