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法國年輕人在臉上塗滿國旗,慶祝總統馬克宏獲選。(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丁維瑀/綜合報導
牛津辭典公佈2017年度代表詞彙,由Youthquake(青年動亂)拿下冠軍,指由年輕世代所帶來在文化、政治、社會上的重大改變,這個字在近兩年間的使用率增加400%。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Youthquake最早由時尚雜誌Vogue編輯弗里蘭(Diana Vreeland)發想,旨在強調年輕人在時尚、音樂產業的地位變化,當時為1965年。
事實上,Youthquake近年來已多次被外媒使用。英國國會今年6月選舉,許多年輕人投給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希望能為社會帶來影響,同時也對保守黨造成可觀的打擊;《衛報》與其他刊物都稱此次的行為是Youthquake。
牛津辭典發言人葛瑞斯沃(Casper Grathwohl)則表示,「我們希望選出一個字,足以提醒我們現在身處的環境。」並補充,「有時候,我們的選擇是嚴肅的;其他時間,則會很有趣。」
葛瑞斯沃在部落格提到,Youthquake代表的意義在美國還沒有很明確,但在英國已經有強烈的證據。牛津辭典認為,這個有政治含義的詞能為困難又充滿變動的一年帶來希望。
今年入圍的詞還有milkshake duck(奶昔鴨,爆紅後卻被負面爆料的網紅)、kompromat(敗壞政客或其他公眾人物名聲的資料)、broflake(玻璃心男子,容易受冒犯而震怒的異性戀白人男子)、antifa(反法西斯主義)等。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