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推動女性科學家輔導計畫,被罵歧視。(圖/翻攝國研院官網)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科技部啟動「女性科學家輔導計畫」,請來在學術上有成就的女性擔任顧問,並安排業師輔導年輕的女性研究人員面對工作、家庭,兩者如何兼顧;但這樣的做法也引起一片質疑「性別歧視」的聲音,科技部雖然表示「想改變性別刻板印象」,但這種只給女生、又是「輔導」,也讓人認為還是充滿歧視。
科技部長陳良基說,在傳統文化及社會氛圍下,女性比男性承擔更多家庭照顧責任,有70%的女研究員表示「需要照顧家庭」,但其實男女的研究能力幾乎相同、研究人員的男女比卻是67:33、申請專題計畫的更高達76:24,「有1/3的女研究員沒有辦法發揮研究才能。」
國家實驗研究院長王永和說,女性跟男性比起來,會遇到更多職涯衝突,「身為一名男性科研人員,他要呼籲眾多的男性同胞,多多支持自己的另一半、女朋友、姊姊妹妹投入科研領域」;除了有「鼓勵女性從事科學及技術研究專案計畫」,還有「女性科學家輔導計畫」,透過學員的業師輔導機制,讓女研究員能找到自己的兼顧方式,不要放棄夢想。
▲女研究員跟男性的能力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但總因為需要顧及家庭而分身乏術。(圖/達志示意圖)
根據科技部調查,有高達70%的女性研究人員均表示需要花時間照顧小孩、父母和其他家人,在工作上最希望得到的協助更是由「如何兼顧家庭與工作」拿下第一,有高達51%的女研究員都希望獲得這方面的支持;科技部表示,科學研究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在實驗室進行科學操作與困難排解,較難兼顧家庭,讓年輕的女研究員兩面不是人。
不過科技部提出這種「輔導」思維,讓長期關注婦女權益的社民黨召集人范雲不滿,表示「兼顧家庭應該是所有科學家的責任,不是女性的責任」,如果科技部想改善這種情況,應該提供科學家更多的協助,比如托育服務、家務分工的輔導,「只輔導女性,不是剛好證實了家庭工作都是女性在出力嗎?」
科技部請來的優秀女性顧問包括成大校長蘇慧貞、中央大學地科所教授馬國鳳、台大工管系教授陸洛、外文系教授葉德蘭;其中馬國鳳說,在科學的領域沒有什麼性別之分,「科學家的標準是要一致」,但曾有博士後研究員因為小孩生病,被外界指責「自私的媽媽」,「社會的刻板印象不可能靠一個計畫就扭轉,而是要靠集體的力量」。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