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火箭軍的東風-15近程彈道導彈喻為「台海快遞」,被視為未來解放軍攻台武器之一。(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文/易思安
現今常有人這樣預想:中國有辦法在僅僅露出一點點徵兆、甚至完全不露警訊的情況下,就成功發動攻台奇襲。倘若這假設的想法不幸成真,台灣領導人應該會被擁有數量優勢的敵人弄得措手不及,倉促之間就得處理敵人帶來的一連串攸關生死難題。當然,想必台灣一定會盡全力展開有效防禦;然而也不難想像,政府組織的抵抗力量可能幾天內就崩解。台灣被中國精心策畫的欺敵戰術攻陷,原本的民主政府不復存在,通共人士將接管政府,把台灣變成歐威爾筆下的那種極權警察國家。
對台灣防衛能力抱持負面評價的人士,基本上都相信中國有能力奇襲台灣。這些悲觀派的人認為,中國成功奇襲台灣不僅是個可能性而已,而且是極有可能變成事實。他們認為,綜觀日本偷襲珍珠港到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美國遭受恐怖攻擊的這段歷史,已經一再證明,要準確辨識出敵方即將發動偷襲的警訊徵兆,困難重重。他們說,由此可見,要預知中國攻打台灣,幾乎是不可能的,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也就是人民解放軍)會受到哪些刺激而萌發攻台的動機,外人往往極度費解。
然而,正因無法分析中國想要攻台的邏輯,我們才更要密切觀察所謂的徵兆與警訊,避免台灣遭到偷襲,並且判斷中國何時會發動攻擊。
觀察台灣海峽局勢時,要先觀察警訊及徵兆,亦即中國準備發動攻擊的跡象。警訊通常是指出現了新的發展,或出現了不明確的訊號與情資,足以讓人有理由相信戰事即將爆發。廿世紀美國情報大師欣希雅.郭寶(Cynthia Grabo)曾就這個主題寫出經典著作《如何預判偷襲》(Anticipating Surprise)。根據這本巨作,警訊或徵兆指的是「有某個事物不見了、片段的情資、觀察的結果、一張照片、一個宣傳廣播、一個外交照會、召集後備軍人、部署軍力、特務的報告︙︙諸如此類,都可當成是指標。只要能讓人洞察到敵人可能採取什麼行動,都是指標」。
而「備戰的徵兆」則是指我們知道或預期敵人(在這裡是指中國)準備開戰時一定會做的事。我們知道爆發衝突之前可能會出現哪些事物,並且監控這些事物有沒有出現。這些事物就叫作觀察事項或徵兆事項。
根據郭寶的見解,戰略警告在本質上屬於比較長期的,可以早在攻擊之前就發布。「倘若敵人在進行大規模軍力部署,或已經公開做出政治承諾,表明要動用武力採取某種行動」,那麼我們就必須發布戰略警告。戰略警告「不只會在敵人即將採取行動之時發布,也可以早在敵人採取行動之前就發布」。戰略警告通常是發給國家層級的領導人,如總統和行政首長。相反地,戰術警訊跟作戰較為相關,提供給軍事將領;因為軍事將領能觀看雷達圖像,能使用其他觀測網路系統,及時發現敵人即將發動攻擊的徵兆。
領導台灣的民選官員八成很少花時間擔心敵人可能會偷襲。擔心敵人偷襲是情報官員的職責。在情報官員眼中,搜集並對外發佈警訊和徵兆,是攸關國家存亡的大事。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相當於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網站上載明,情報機關的最高優先要務,就是提出中國準備攻台的預警。這項任務在和平時期至關重要,能防止中國掌握奇襲優勢;而在兩岸爆發小規模衝突的時期,這項任務更是重要,因為它能提供「戰事即將升級」的戰略警訊——在危機狀況中,台灣的政府必需知道中國是否意圖火上添油,將緊張情勢升高成為全面大火。
及時、精確的警告很重要,讓台灣政府能夠在正確的時機啟動應變計畫,動員國民備戰。
台灣現役軍隊約有二十萬兵員,以義務役居多。為了支援現役軍隊,台灣還維持一個超過兩百五十萬人的徵召後備部隊,因此台灣擁有一支龐大的民兵部隊。台灣還可以再進一步擴大軍隊,動員將近一百萬登記在冊、用於支援戰事的民防後備人員。政府獲得中國攻台的早期預警後,才能啟動這股潛藏的巨大軍民防衛力量。戰略警告極為重要,能幫助台灣的總統判斷最佳時機,命令軍隊提高戰區部隊的備戰層級。
想獲得戰略早期預警情資,台灣最主要的挑戰來自中國的諜報行動與欺敵戰術。台灣確實面對中共諜報威脅,相關記錄多不勝數,台灣也破獲過大量的諜報案件。倘若不嚴加監控,中國特務很可能會誤導台灣民選官員做出錯誤判斷。儘管敵人滲透的威脅十分嚴重,但台灣的反情報機關歷來發見、制止情資洩漏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台灣的反間諜人員多次在中國吸收賣台賊不久後,便發現賣台賊的舉動並加以逮捕,短時間內修補好國安漏洞。
確實,間諜醜聞曾經嚴重破壞台灣的聲譽,不過多數外國專家認為,中國滲透台灣的情況,實際上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嚴重;而且也沒有理由相信,台灣軍民當中到處是中共間諜。
更重要的是,專家指出,台灣諜報工作做得相當傑出,擁有一些位居高層的中共線民,能向總統府(以及美國白宮)呈報早期預警資訊。
台灣長久以來跟美國的軍事與情報機構關係密切,因此台北能夠使用許多世界級的早期預警偵測系統,包括雷達、衛星與電子竊聽站,這些設備大幅降低了台灣的總統遭到中國偷襲的風險。人民解放軍的內部出版刊物指出,解放軍擔心日本也會向台灣傳送警訊。一名解放軍專家認為,日本利用飛機、船艦、潛艇以及衛星盯梢中國軍隊,還使用日本西南方諸島上面設置的偵察與早期預警網路監控人民解放軍的活動。根據中國軍方的評估,東京當局能夠準確掌握台海地區的早期預警情報。
▲大陸奔襲訓練的行軍隊伍中,不乏全身負重超過20公斤的重機槍手、炮手。(圖/翻攝自大陸央廣軍事)
凡是秘密的事務,外人其實無法加以準確的評估。但目前我們取得的情資卻強烈顯示,台灣準備得很好,能夠不受中國的戰略偷襲所威脅。中國與台灣雙方軍事專家的研究報告當中,都很詳細地分析了如果中國意圖跨越海峽侵犯台灣,事前會出現哪些徵兆與警訊。兩岸軍事專家的研究都相信:雖然中共攻台作戰的重要關鍵因素是欺敵,可是人民解放軍無法享有奇襲優勢。專家認為,事事不可能都如預料一樣順利進行,而且決斷難免有錯。不過,根據海峽兩邊做過的分析顯示,解放軍如果準備攻打台灣,他們的準備行動絕無可能不被發現,因為至少有五種類型的徵兆存在,且台灣、美國和日本持續監視這些徵兆是否出現。我們只要搜集並研究這五種資訊,就能獲得可靠的根據,來判斷中國是否會侵犯台灣。
第一類:備戰
中國若想派遣軍隊,實際上岸攻占像台灣這種防禦堅固的大型島嶼,作戰的方式會跟其他規模較小、難度較低的作戰行動(例如從空中轟炸台灣,或從海上襲擾台灣)完全不能相比。全面入侵的準備工作非常浩大,難以隱藏,因為必須動員龐大的人數,攻台行動的勝算才會高。
根據解放軍文件,攻台作戰無比複雜,直接影響到數以百萬計的參戰人員的身家性命。要執行攻台作戰,中共所有軍事單位、文官系統與企業組織必須緊密合作,因此每個單位都必須為了大我的目標,放棄小我的利益,解決每個組織團體裡都有的搞小圈圈、搞衝突鬥爭。
中國分析人員清楚指出,想徹底消除職場上的政治角力、部門之間互相競爭的次文化,以及派系之間的不和,其實是不可能辦到的,尤其是在中國這種官僚主義根深蒂固的社會。既然辦不到,中國會把舉國努力的焦點放在只要消除重大的差異與歧見就好。要應付即將到來的攻台戰爭,中國必須想盡辦法進行組織調整、擬定計畫、協調任務,這意味著,中國高層人士(他們的日常行程向來受到外界密切觀察)必須親自出面,彼此開會討論當前局勢發展,然後再開會擬定計畫,接著再協調每個人要做什麼、何時要去做,才能讓計畫圓滿實施。
因此我們可以預測,在開戰之前的幾個月,共產黨與解放軍的領導人會展開一連串閉門會議。除了中共的中央政治局會在北京緊急召開一系列會議之外,至少會有一場重要的作戰計畫與協調會議,可能會在東部戰區司令部舉辦。假如真有這場會議,那麼與會人員應該是陸海空三軍、火箭軍(按,前二砲部隊)、航天系統部(太空軍)、情報機關、公安部門、民兵部隊、省政府與市政府等組織的執行長官代表。出席作戰會議的每個人都代表一個組織,每個組織都在即將爆發的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大家可能會選出一小群獲得信任的頂尖精英,任命他們為「聯合攻台領導小組」,或稱「聯合攻台指揮中心」,負責將作戰計畫的細節定案、調解單位間的爭執,以及將委員會的決議發送到各自所屬的軍事、非軍事單位的各個指揮層級。
精英小組的任何一個組員,都有可能會是外國的間諜,他們親近的朋友當中也可能是外國間諜。中國的組織有個特點,那就是根據人脈與親族關係來判斷成員的忠誠度。共黨高階要員的親屬,不論多麼無能、個人操守多麼可議,通常都會比同儕得到更多優惠待遇。中共的制度裡,很少看見制衡這件事,而且制度本身就不透明,貪腐充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發生洩漏情報的事。就算我們假設中共的安全措施執行得完美無瑕,光是某些領導人召開非例行性的會議,應該就能讓台灣(與美國)的情報分析人員看出風暴正在醞釀,尤其是在海峽兩岸關係惡化、局勢異常緊繃的時候。
等到Z日逼近,人民解放軍的火箭軍會把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從本來的駐防地搬出來。這些飛彈會從中國內地深處山區的公路、鐵路浩浩蕩蕩開往發射地點。抵達後,就開始執行發射前檢查、彈頭對接的演習,以及進行測試。全面展開部署後,數千個飛彈發射台、通訊車、安全警戒車、後勤支援車就會開始移動,載運著一大群人。這一大群人裡面,每個人在故鄉都有朋友、家人和鄰居,其中會有人多嘴或粗心,漏了口風。當地的台灣臥底特工可能會注意到相關的閒聊,於是回報異狀。另外,在遠處偵察的竊聽衛星、偵察機和其他監測系統,也會注意到有數量龐大的戰略飛彈在移動。這時在台北與華府,警示燈就會開始閃個不停,國安電話開始一通又一通打來打去。
不只飛彈開始移動的警訊會突然增加,還有許多和平時期沒有動靜的中共部隊也會動起來。中國的防空部隊會離開平時的駐防地,大舉進駐福建省,在準備好的地點搭建地對空飛彈發射陣地,加強防守地下指揮碉堡、空軍基地和港口設施周邊容易受到侵犯的領空。專門執行兩棲攻擊的精英部隊將取消所有休假,全員動員,把裝備整備好,準備進行部署。後備部隊與民兵也會奉召入伍。這些異於例行的緊急移動,不論協調與隱藏得多好,都會對中國的通訊、運輸基礎設施帶來巨量壓力,所以很容易被注意到。中國各地的火車站、公車站和機場將擠滿軍隊,台灣海峽內中共控制的島嶼和中共部隊的集結區將湧現穿制服的軍人,每個人都能看見。
解放軍接著極可能展開一系列的演習和兩棲作戰操練,讓即將投入這場殊死戰的部隊提升備戰層級。中國東南部的幾個集團軍將舉行全員登陸演習,旅級、師級部隊完整模擬搶灘攻擊。戰事越來越迫近,中國將領這時開始全力投入昂貴的資源練兵,把疏漏的地方補上。解放軍裡的政委通常負責所有關鍵決策,一般而言政委們行事謹慎,錙銖必較,只求避險。但現在已不是和平時期了,一般預料政委們會放手讓司令員(軍事指揮官)大幹一場,允許他們舉行密集的實彈演練、夜間戰鬥操練以及野戰演習。此外,解放軍也可能舉行陸海空三軍與火箭軍共同參與的大規模聯合作戰演習,參加這些演訓的軍人在操演結束後不會返回基地,而會被派到沿海地區已知的登船地點或附近地區,集結於沿岸的港灣。
屆時情報將顯示,規模龐大、極具威脅的部隊正在移動。電子光學衛星的遠距偵察系統會從太空拍攝到中國的坦克、飛彈發射台、火炮部件和裝甲車輛大排長龍,由平板火車裝載,有的正在運輸途中,有的已經運抵重要的火車站,等待卸下。偵察照片將看到,沿岸正建造綿延無盡的營區,運輸船在近海徘徊,附近有部隊在集結編組;直升機的活動也變得更加頻繁,來自中國各地的航空部隊紛紛飛入,降落在福建省的機場。全球的情報官都會發現,數位地圖的螢幕上有一支規模浩大的紅軍正朝台灣移動,活像滾珠軸承被吸向磁鐵似的。
空中的活動也會讓中國露出馬腳。中國東南部距離台灣夠近、戰機延長作戰半徑就可涵蓋台灣的軍用機場,約有二十座。在假想的Z日之前,大量戰鬥機與戰鬥轟炸機將從遙遠的內陸基地,進駐到東南沿海的這些機場。一般相信,這些戰機一旦進駐前線基地,就會展開密集演訓,著重在提升夜間作戰能力、空對空作戰、轟炸與電子干擾的能力。空軍部隊不僅會進行極度嚴苛的作戰訓練,也可能會演練若駐地機場遭破壞時,如何分散到備降機場,以及如何從備降機場起飛執行任務。空軍部隊移動到後備基地後,維修與後勤支援人員也要跟著過去。此外,無人飛機部隊也會集結在前線基地,中國的空降兵部隊也會演練空降作戰,模擬攻占機場。
到了某個時間點,解放軍的軍艦與潛艇也會啟航前往黃海、東海與南海的作戰區。解放軍海軍的灰色艦身將與被動員而來的大量民船聯合演練作戰隊形。海軍的噴射機與直升機可能也會參與這些海戰操演,演練自己的任務,為艦隊提供空中防禦。海軍演習結束後,許多參加演習的艦隊或許不會回到基地,而會待在面對台灣的沿岸,躲藏在安全的港口和天然港灣裡。
中國境內的民航交通可能變得十分緩慢,因為要騰出空域進行軍事演習,進出大城市的民用航班被迫減少。在上海這樣的城市,噴射戰鬥機和其他飛機從附近機場起飛演練攻台作戰任務,當地人都會看見軍機以浩大的編隊低空飛行。另一個清楚的凶兆就是出現了大量海上民兵船隊集結,擠滿了江蘇、浙江、福建與廣東的港口與駐泊地。
有人認為中國攻台時將派出兩支兩棲部隊,各自進攻不同的海灘。一支從平潭島和南日島附近的基地出發,可能瞄準台灣西北海岸。另一支兩棲部隊從東山島和南澳島附近的兩棲作戰基地出動,攻擊台灣西南海岸。溫州、福州、廈門、眉州和汕頭這幾個港口將扮演吃重的角色。
如果有大量船艦聚集在中國沿岸的這些敏感地區,可能就表示中國即將展開攻擊。在Z日之前,中國應會採取一個極度挑釁的手段,以求造成局勢不穩:進行核彈試爆。這是有先例的,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六年台灣海峽危機期間,中共在九五年夏天引爆了兩次核彈,每顆都是在政治局勢極度敏感的時刻引爆。解放軍內部文書指出,中國如果要攻台,可能會進行核武試爆,以嚇阻美國干預。不論中國是否真的會進行核彈試爆,我們都可以大膽推斷,中國將提高核武備戰層級,命令核子彈道飛彈潛艇開出海南島的地下基地。此外,北京也可能把核子飛彈發射台從駐防地移出來部署,接著再撤回中國中部的荒僻山區。
第二類:後勤
精通早期預警的專家都知道,後勤是戰爭中的「氧氣」,因此專家們經常監看敵人儲備物資的狀況。一個國家若開始大量儲備物資,這就是明顯的開戰初期徵兆。早在中共下令展開總攻擊之前很久很久,中共會先購買、儲備大量石油與天然氣。台灣對岸的中共燃料儲藏處一定會儲滿燃料,中共還會迅速興建新的儲油場,然後儲好儲滿。此外,煤也將堆積如山,而製造武器、彈藥與裝備的工廠將快速擴大產量。
火車和卡車被沉重的貨物壓得嘎吱作響,滿載了各種各樣的戰爭物資,紛紛駛進集結區。糧食、水、制服、藥物和電池,全都必須儲備;血庫也必須儲滿血。中國還會聚集大批農場牲畜,尤其是豬隻,作為軍隊的食物。中國瘋狂儲備海量的物資,會導致一種結果:全球市場的石油、銅、稻米、大豆和小麥等商品價格暴漲,全都因為中國的需求永遠無法滿足。
伴隨儲備物資出現的,就是基礎建設計畫暴增,這是中國即將侵略台灣的另一項指標。北起江蘇省,南至海南省,每個大型與中型的港口裡,都可以發現人力與重型機具狂增。為了支援侵台行動所需的大量運輸船隻,中國必需擴充基礎建設,包括倉庫、碼頭、工廠和起重機。
通往港口的公路會拓寬,鐵路會增建,以應付大幅增加的交通量。防空部隊和武裝安全巡邏隊(由正規軍與武警組成)將部署在港口設施內和周邊地區;海事民兵部隊則會負責看守進入港口的通道。屆時凡是使用這些港口的外國商船都會注意到港口正在大興土木,而且港口安檢措施越來越嚴格,商船的活動大受限制。
中國各地的造船廠會大量生產平底登陸艇和兩棲突擊艦,漁船也會被徵收去改裝。上海、舟山、廣州、武漢和大連的大型造船廠會擠滿商用運輸船、開口型車輛載運船(滾裝船)、渡輪、駁船,全都排列整齊,等著加裝軍用通訊系統和各種設備,以增加作戰能力。侵台前的至少三個月,造船廠應該會二十四小時加倍趕工,連夜間也燈火通明。光線和聲音在水裡能夠傳播很長的距離,因此其他國家的潛艦與情報搜集艦將輕易偵測到聲光。從中國上空通過的衛星和飛機也會拍到空照影像,進一步證明中國正在準備侵略台灣。
中國距離台灣較近的不少小型機場早已加強防禦,以支援作戰行動(有些機場還未完成防禦提升)。為了容納大量飛機進駐,一般預料中共空軍基地裡會出現大量擴建,例如新機棚、強化機堡、混凝土護牆、備用的塔台、儲藏彈藥的碉堡、燃料儲藏處、工廠等設施。另外也可能增建跑道、加大停機坪,以及加固現有的建築設施。配備防空武器的軍隊與民兵部隊會在空軍基地周圍構築防禦陣地。其他地方也會構築地底的指揮碉堡。接近Z日時,中國將在福建沿岸埋置地雷、設置障礙、裝設延綿無數哩的刺絲網,防止敵人滲透到管制區裡。中國會把整個東南海岸變成物資儲備齊全的作戰營區。
第三類:偵察
在萬事太平的時候,做好情報搜集工作就已經是很重要的事。在戰爭期間,更是攸關生死。解放軍文件指出,入侵台灣之前,可能會在台灣沿岸展開特別的情搜活動,大量解放軍的情報搜集船會偽裝成拖網漁船,配備專業電子情報設備,作為海上監聽站。這些情報搜集船可能會配置多達三十人,受過專業技術訓練,或者操作機槍與攻擊步槍,作為自衛之用。這些情報船上面有漁網及其他捕魚用具,以掩人耳目,接著行駛到台灣最敏感的沿海地區,搜集關於海灘與海底狀況的情報。情報船會試圖在沿海地區逗留,觀察台灣的海岸防禦工事是如何構築的、海軍活動如何增加,以及軍隊移動的情況。
解放軍文件指出,開戰前幾個星期,中國的太空衛星發射中心會巨幅加緊努力,急著把新的衛星打到運行軌道上。中共政府很可能會告訴國內民眾,這些新的太空衛星裡裝載著各式遙測系統,旨在幫助廣大農民、漁民,並協助交通控管。而中國原有的衛星長久以來都在固定的軌道上運行,這時也突然改變運行軌道,增加對台灣與西太平洋的偵察範圍。有一份解放軍的文書指出,每天至少必需有四個影像衛星通過台灣上空,才能為情報分析人員提供台灣全島的最新偵察圖。此時中國還需要更多衛星,好全面監看台灣軍演的情況,並緊盯中國大陸三千公里外、美國航空母艦打擊群的動向。
中國的情報偵搜機可能會在台灣附近的上空徘徊,飛行於台灣領空邊緣,全力搜集情報。有些偵搜機可能會負責指揮假攻擊,調派戰機衝過海峽中線,測試台灣的反應速度。台灣附近徘徊的情報機將全力尋找有價值的情報,以了解台灣防衛的戰術、技術和程序。除了這些可能會擦槍走火觸發戰事的空中偵察活動之外,中國的間諜人員活動也將激增。然而,中國越是施壓要求間諜快點交出成果,中方間諜就越可能會暴露身分。
第四類:宣傳
打仗,不只是要在戰場上打,更要在參戰男女的心中打。根據中國軍方的內部資料,攻台的一項要素就是,使用網路和電視媒體作為心戰武器,在發動總攻擊之前先削弱台灣的抵抗力量。解放軍的文件列出了目前已有幾項有利於心理作戰的要素,包括中國經濟奇蹟吸引了不少台灣人、大量台商移居中國、台灣政治人物不絕於途前往北京已對台灣帶來影響、兩岸觀光與文化交流以及經濟連結等。心理戰經常與中國所謂的「法律戰」和「輿論戰」結合,這三戰都屬於政治作戰的廣大範疇。
一份內部文書列出了下列指導方針,供負責對台灣發動三戰的中國官員遵循:
應靈活運用法律戰與輿論戰相結合的心理戰,分化、瓦解島上頑固勢力,降低島上作戰強度。其中,利用法律戰對敵政治集團及其所謂「盟友」展開心理攻勢,申明大型島嶼聯合進攻戰役是國內解放戰爭繼續的法律依據,揭露島內「分裂」勢力的政治野心和強敵軍事干涉的外交陰謀;運用輿論戰對敵軍事集團展開心理攻勢,指明放棄「分裂」主張的有利、有效途徑,並與精確火力打擊的震撼力相結合,瓦解敵軍心士氣;以網路、媒體為主要手段對島內非政治社會團體、民眾展開心理攻勢,積極宣傳國家統一的利國利民理念,瓦解島上依附於「分裂」勢力的社會基礎。
宣傳戰是政治作戰的一部分,將點燃全中國對攻台戰爭的狂熱。共產黨的發言人將痛批「台獨力量」,在電視與廣播節目上大肆發表大中國沙文主義論述,把刻板的口頭禪掛在嘴邊,像是「解放軍寧死千人,祖國土地一寸也不丟」、「先消滅台灣!再重建台灣!」、「消滅台灣分離主義力量!」等等。中共的宣傳媒體將一再反覆相關報導,讚揚人民解放軍先烈和模範戰士;媒體則綿密進行激情報導,告訴解放軍他們師出有名,他們有光榮傳統,因此要效法解放軍先烈為國犧牲的精神。
在台灣,統派媒體會和中國媒體一個腔調。而華府和美國各大城市裡,中國統一戰線(Chinese United Front)的成員將為外國政策菁英舉辦集會及會議,中國大使館與領事館也將竭盡所能,使出洪荒之力說服外國人不可插手干預「中國內政」,呼籲外國政府拋棄台灣。有些人可能提供暴利生意或肥潤的合約,給具有影響力的外國人士,請他們寫社論支持北京的立場。也有人會利用外交照會和非官方的祕密管道恫嚇美國官員,暗示任何衝突都可能快速升溫,最後演變成核子戰爭。解放軍的文件相信,雖然日本和其他的美國盟友是中國恐嚇的次要對象,但是那些盟國依舊會收到極端的恐嚇,試圖嚇阻他們不可協助台灣。
第五種:破壞
西太平洋地區這時已經逼近沸點了,而台灣島內開始出現許多令民眾深深擔憂的事件。許多人認為,開戰前,破壞活動會大幅增加,共諜將滲透到台、澎與各外島執行破壞任務。這些壞份子鎖定供水系統加以下毒,又炸毀橋梁與隧道,破壞輸電網和儲油處。台灣安全當局推測,到時候還會有大量走私,軍警情治也將查獲儲藏武器的地方以及祕密通訊設備。統派的組織犯罪團體也在此時極端活躍,大量吸收青少年新血加入幫派。夜店等夜間娛樂場所將爆發暴力衝突,因為親中幫派一直擴張,跟在地的台灣幫派爭搶地盤。警方面對的幫派分子將持有前所未見的可怕武器,包含攻擊步槍、炸藥等。黑幫與其他地下團體也可能在台北市區組織反政府示威運動,然後跟警察爆發流血衝突。此外,根據解放軍文件內容,中國情報特工也會試圖引發金融混亂、社會暴動、校園抗議和勞工罷工,還將設法操控政治人物與軍事將領,促成他們互相內鬥。
全台各地可能都會出現犯罪與間諜活動,意圖破壞社會秩序,削弱人民對國家的信心。根據解放軍內部文件的記載,台灣總統、高階官員及家眷都可能成為解放軍暗殺、綁架的目標。
台灣在這種威脅之下,立法者將授權行政機關大幅擴大安全措施,以確保國家穩定。到了某個時間點,不斷增強的威脅已經到了無法忽視的程度,這時台灣的總統及內閣被迫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動員全國備戰。
●作者易思安,文章摘錄自《中共攻台大解密》,由遠流出版授權提供,本文不代表本報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