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的中國094戰略導彈核潛艇。(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自主研製的「海翼」水下滑翔機,日前順利完成國家海洋局在印度洋的首次觀測任務。由於水下滑翔機本身具有一定的軍事意義,此次觀測將有助於解放軍加強對印度洋水文資料的掌握,以便未來執行各項軍事行動,因此格外受到關注。
《中新網》報導,這是中國水下滑翔機第一次在印度洋的成功應用,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指出,此次由1台1000米級「海翼」水下滑翔機執行任務。該水下滑翔機於2017年12月11日在東南印度洋布放下水,開始執行剖面觀測。2018年1月2日,該滑翔機到達預定回收地點,出水位置與正在附近作業的母船相距只有1公里。「海翼」在連續工作23天當中,共計航行距離705公里,獲得190個剖面數據。
水下滑翔機是一種通過調節自身浮力和姿態以實現在水中滑行,並對水體信息進行收集的新型水下機器人,因此它的問世本身就帶有濃濃的軍事意味。由於印度近年不斷擴充水下力量,建造出2艘戰略核潛艇和1艘常規潛艇,以期能控制印度洋,因此中國此次的行動勢必引起印方的注意。
▼1000米級的「海翼」完成中國水下滑翔機第一次在印度洋的成功應用。(圖/翻攝自中新網,下同。)
另一方面,隨著這次印度洋觀測任務的成功,也宣布「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機圓滿完成2017年的所有海上觀測任務,共計實施23台次應用,海上累計觀測天數529天,海上觀測距離1萬2600多公里,安全回收率達100%。據了解,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經過10多年的自主研發,已推出淺海、深海等不同型號的「海翼」水下滑翔機近30台套。
回顧2017年該系列水下滑翔機創造不少重大成就。3月,「海翼7000」最深下潛6329米,打破過去由美國保持的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世界記錄;7月,12台「海翼1000」在南海開展中國最大規模的集群組網觀測應用;10月,「海翼1000」創造91天續航時間和1884公里續航距離,使中國成為全球第2個具有跨季度的自主移動海洋觀測能力的國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