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村」維持600年! 用「手」修通了10公里路

石屋瓦房、石牆林立、石板鋪路、院落相連,這樣的村貌在豫西新安縣寺坡山村已經維持了六百餘年,由於很多村民仍居住在上百年破舊的石頭房裡,又得名「石頭村」。(圖/新華社)

▲寺坡山村。(圖/新華社)

本報訊

石屋瓦房、石牆林立、石板鋪路、院落相連,這樣的村貌在豫西新安縣寺坡山村已經維持了六百餘年,由於很多村民仍居住在上百年破舊的石頭房裡,又得名「石頭村」。

寺坡山村的落後源於交通的閉塞。這裡四面環山,2006年前一直不通公路。「不管想幹啥,首先得有路。」回憶起以前的日子,60歲的村委會會計王寶選感慨萬千。

在他的記憶裡,村裡「磨面運糧靠肩扛,年底賣豬門板扛」,更不要說往村裡運磚瓦蓋房子。因此,村裡家家戶戶的房子都是請石匠、瓦匠,上山坡採石頭,在村裡燒瓦片,鄉裡鄉親幫忙蓋起來的。「斷斷續續地建,缺石頭、少瓦片是常事,兩間小屋要建兩三年」王寶選說。

寺坡山村人吃盡了道路不通的苦。「出村請一次大夫就得半天,把大夫請到村裡看過病人,開了藥方,再去鎮上買藥,又得半天,來來回回至少得一天,碰到急病,村裡人可受苦了。」王寶選說。特別是在2000年前,村民連溫飽都有些困難,由於化肥和種子搬運不易,村民多在坡地上種玉米、紅薯,大部分人家只能吃玉米麵、紅薯面,
「因為沒有路,村裡人搶著往外跑」。

為打通走出村莊的通道,寺坡山村曾三次修路。1996年,村支書王宏文帶領寺坡山村民在未借助工程機械的情況下,用兩年時間劈山開石,用雙手修通了繞道黑扒村連接石井鎮的20里土路。2006年,作為全鎮最後一個「村村通」工程,在40萬元的資金扶持下,寺坡山村對路面進行了硬化,村裡首次通了水泥路。

2013年,寺坡山村憑藉悠久的歷史和大量明清時期的石瓦房建築成功入選中國傳統古村落。為了發展旅遊業,2015年寺坡山村第三次開始修路,用了一年時間修通了全長2.5公里的盤山路。「不算路肩,淨路面就有六米寬,村裡從沒通過這麼好的路。」王寶選興奮地說。

如今,通了鄉村路也引來了金鳳凰,寺坡山村與一家企業簽訂了1.5億元的投資協議,村裡旅遊專案的開發工程已經展開。在村口處,記者看到遊客服務中心初顯骨架,村道旁,工人正在修繕路基和排水溝。村支部書記王宏文興奮地說:「咱現在成了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寺坡山的明天美著哩!」(新聞來源:新華社港台部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