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台生獎學金設政治前提 一道統獨選擇題

▲▼高教專題搭配示意照。高教崩壞、高教、大學校園、大學生、高等教育、台大、台大校門(圖/記者季相儒攝)

▲大陸財政部、教育部於近日制定《台灣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圖/本報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文/吳姿賢

大陸財政部10月中旬公告《台灣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申請首要條件為「認同一個中國,擁護祖國統一」,若獲獎學生有反對一中相關言行,學校應取消其資格並向上級報告。相較於兩岸政治的嚴酷,外界向來認為大陸對台灣青年態度較軟,故此份突如其來的強硬公告,頗令台灣社會愕然。

另一方面,大陸雖要求台生恪守一中原則,但未來發放的獎學金總額將從每年人民幣700萬上漲至1,872萬,核准人數亦從2,000 名大幅增加到2,900 名。目前在大陸求學的台生已逾萬人,獎學金一撒下去,相當於有近3成台生可受惠,依學級分制,最高可獲人民幣3萬元,對台生是一大利多和強烈誘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政府的反彈也在預料之中,陸委會主委張小月第一時間表態「台灣學生思想自由,兩岸交流不應有任何前提與條件」,陸委會後續召開諮詢會議時,也有委員提出「中共拉攏台灣青年赴陸發展,擔憂影響年輕一代的認同」。綜觀台灣社會,多半將此視為思想箝制、以錢洗腦的統戰,若事事皆以「洗腦、不洗腦」論之,恐會錯失真相。

分析台生獎學金設置一中原則門檻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大陸近年對台商、台生讓利,提供就業與就學等各方面優惠,但台灣擁獨聲浪並未顯著消減,掀起大陸內部不滿「台灣人賺大陸錢,卻回頭支持台獨」輿論,長期處在這種輿論壓力下的中共涉台部門,也不得不祭出反制措施,以此給大陸社會一個交代。

第二個原因就鮮少被人注意,亦即「對中共十九大報告的實踐」。在此次公佈的《台灣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前身是2005年頒佈的《台灣學生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兩者總則一模一樣,僅首要申請條件從以前的「認同一個中國」改為「認同一個中國,擁護祖國統一」,表面看似差異不大,實則揭櫫大陸的未來對台方針。

施行12年之久的台生獎學金暫行辦法,何以無預警拿掉「暫行」,等同轉為「正式」辦法?法令公佈時間又不偏不倚地挑在十九大期間?更明顯的,大陸對台生的要求,何以從相對較有論述空間的「一中原則」,推進到意涵高度明確的「擁護統一」?綜合比對幾項條件,台生獎學金辦法修正的主因,旨在實踐十九大報告宣示的統一計劃。雖然只是大陸眾多惠台政策中的小小一條辦法,卻絕非微不足道,台灣政府應嚴肅認識到,這很可能是為十九大報告設定的統一進程所敲出的第一記警鐘。

台灣政府非常憂慮長期待在大陸的青年稀釋對台灣的認同,事實上,許多在大陸讀書的台生,或時常赴大陸參加校際訪問團的學生,都曾坦言「清楚知道大陸正在對他們進行統戰」,可見這群青年早就對統戰有心理準備。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前仆後繼赴陸求學乃至就業,他們不是不理智,不是被洗腦,僅僅是對自己的未來作出選擇。

台灣政府若輕易將此定調為「又一次洗腦政策」,除顯得格局過小,也沒有看清十九大後的情勢,忽視習近平統一兩岸的決心。明白說,若大陸迫使台生政治表態是洗腦,那麼台灣的去中國化措施也同樣可謂洗腦,但這並非是台灣或大陸、台獨或統一的簡單博弈,更不存在對或錯的是非題解答,而是走到今天,歷史對兩岸給出的一道困難選擇題。在這個歷史的交叉點上,一般個人會如何抉擇,才是台灣政府最該煩惱的問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