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近年風行路跑,有人甚至會嘗試挑戰性高的馬拉松賽。不過,專家提醒,不少人平常不做運動,又欠缺訓練,便挑戰長距離的賽事,即使順利完成,賽後仍要留意身體狀況,如果2至3天覺得全身肌肉痠痛、乏力,連走路或舉手都有困難,有可能是橫紋肌溶解症。
香港21日舉行渣打馬拉松賽,有31名選手因為身體不適送醫,其中包括一名參加10公里賽事的50歲李姓男子,他在跑大約6公里後暈倒,並陷入昏迷,心跳一度停止,送醫搶救後轉往加護病房,情況一直不樂觀,到24日早上不治死亡。
香港急症科專科醫生鍾浩然先前接受《TOPick》訪問時指出,35歲或以下跑者如果在跑步時出現心臟停止的情況,大多由隱性心臟病所導致,而35歲以上的跑手在跑步期間猝死,通常源於心肌梗塞;至於嚴重受傷的問題,主要與橫紋肌溶解症或中暑有關。
▲心跳停止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鍾浩然說,不少人平常不做運動,又欠缺訓練,便挑戰長距離的賽事,即使順利完成,賽後仍要留意身體狀況,如果2至3天覺得全身肌肉痠痛、乏力,連走路或舉手都有困難,有可能是橫紋肌溶解症,嚴重的話會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可能致命。
鍾浩然26日在臉書粉絲專頁「急症室的福爾摩斯」進一步透露,接受完訪問的第二天,就在急症室看了一位年輕的馬拉松跑者,這位跑者在比賽途中出現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後來還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大家請小心,在冬天也可以出現中暑現象。」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