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206強震釀成17人死亡,再度震出台灣老舊建築結構問題。(圖/記者張一中攝)
記者葉佳華/台北報導
花蓮強震釀成17人死亡、282人輕重傷,儘管統帥飯店先前早已進行結構補強作業,但依舊造成飯店一樓結構崩解。對此,台北市老屋改建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偉良認為,老舊建築物補強只是爭取逃生時間,並無法加強抗震力,基本上是「治標不治本」,唯有加快改建才能根治耐震度不足的老舊房屋。
胡偉良指出,建築結構補強大多只是把柱子加大,或只是修好原有的牆面,並不能加強結構安全,而早期的大樓設計沒有做到樑柱鋼筋的互相延伸,因此樑柱接頭並不穩固。
胡偉良說明,建築結構的力量傳遞是把加在樓地板的重量和地震時的水平力透過樓板傳給小樑和大樑,再透過樑柱接頭,傳給柱子,之後再透過柱子和牆壁再往下逐層傳遞,直到地下,再經由地下的(牆)壁體傳給四周的土壤,讓土壤來吸引上方傳來的能量。
而地震所造成的傷害最主要來自柱子斷裂(崩壞),因為柱子崩裂所造成的毀損常導致空間的擠壓,也因為這種擠壓的發生非常快速,使得民眾來不及逃生。
另外,胡偉良也說,補強施工技術及費用也是一大問題,強化傳遞地震力的樑柱接頭工程難度非常高,效能仍有疑慮,而且花費也不便宜。
內政部2017年5月發布「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鼓勵民眾申請建築物結構安全耐震評估。胡偉良指出,儘管老屋健檢可向政府申請補助,但若要進行結構補強時,工程費用不便宜,扣除政府補助外,住戶可能還要自費100萬左右的金額,加上住宅可能成為政府登記有案的「結構不安全建物」,因而影響房價,也讓民眾紛紛打退堂鼓。
胡偉良認為,老屋補強改善常常只能做到保全生命,很難達到整體結構安全的改良,基本上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他強調,改建才是最徹底而有效的解決辦法。
▼老舊建築。(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