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文化總會近年策畫製作《匠人魂》系列影片,分別在傳統技藝與創新領域中尋找具專業特色的職人。其中也包括台灣僅存的電影配音師胡定一。
65歲的胡定一,從事電影Foley(現場同步音效配音)42年,參與過上百部電影幕後配音、入圍過四次金馬獎,用最擬真的聲音,牽引觀眾的情緒。
胡定一說,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影癡,當兵之後就想一頭栽入電影的工作裡,起初是想要當攝影師,但因為自己有近視,帶著眼鏡沒辦法把眼睛貼近當時攝影機的觀景窗,所以才改做電影聲音。
胡定一從小家住南京東、建國北路一帶眷村,因村裡住著不少電影工作人員,加上眷村時常播放著免費的露天電影,胡定一總準時到幕前報到,一幕又一幕,讓他深深陷入電影世界的魅力中。
到了1975年,胡定一退伍,考進了台灣電影龍頭中影股份有限有公司,23歲那年便展開了漫長的電影生涯。
▼文化總會近年策畫製作《匠人魂》系列影片,分別在傳統技藝與創新領域中尋找具專業特色的職人。其中也包括台灣僅存的電影配音師胡定一。。(圖/文化總會,下同)
胡定一表示,在中影的全盛時期,規定十分嚴格,講究師徒制,師傅通常不教、自己做,徒兒邊看邊學,不懂的只能問師兄,卻常常得到「因為你是最晚來的(最菜),所以必須比較辛苦,什麼都要做。」
胡定一說,中影規定每天九點上班,在當學徒的日子,「幾乎都是早上八點半以前,就要到公司」,一到外雙溪中影片廠,幫師傅開機、暖機,讓師傅九點可以馬上使用錄音機。
胡定一表示,工作忙至深夜三、四點下班是家常便飯,累時直接睡在公司也是常有的事,「熬不了的人紛紛都轉行了,但你不肯熬,最後什麼都不是。」
在中影通常是師兄先帶著學裝聲片、放影帶,兩、三年後,才能當錄音助理,再六、七年後,才能獨挑大樑學錄音、錄對白。
胡定一表示,早年的電影音效都是事後配音,因此都會和資深錄音師在同一個空間內錄製,「新手一但不小心出錯,就會被那些資深配音員責罵,壓力實在很大。」
胡定一坦言,辛苦,卻也有趣,中影的一大風氣是學徒、助理們人人都會聚在一起聊電影,師傅也鼓勵大家多看電影,在沒有錢上戲院的年代,中影總有看不完的經典好戲。
胡定一說,每樣東西對Foley來說都有價值,舊的東西也可以嘗試出新的聲音。因此在Foley工作之外,他喜歡逛二手市集、買東西、撿東西。
只要日常生活所聽所見,他絕不輕易放過,隨意敲敲打打,有用的就撿走、留下,帶不走的就用腦子記下,「也許哪一天就用得上」,成了這位擬音師的匠人哲學。
胡定一過去42年來,完成無數配音作品,並在1986年以《稻草人》、1989年以《香蕉天堂》、1993年以《青春無悔》三度入圍金馬獎最佳錄音獎,2012年因《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入圍金馬獎最佳音效。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