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librestock)
文/瓶顆
媽我變成「社畜」了?身不由己的日本職場
某天早下班,我興致勃勃地跑去吉野家吃新推出的餐點。一坐下,旁邊的女子以台灣腔中文說了句,「終於有女生進來了」,我又驚又喜又覺得好笑地向她攀談。
在她與她的旅伴知道我目前在日本工作的事實後,那位旅伴不經意地說,「在日本上班喔,那不就是社畜?」
「咦?」
如此尖銳又直接的吐槽,真不愧是台灣人。
所謂的社畜是?
社畜(shachiku)這個詞是結合日本的「会社」(kaisha)與「家畜」(kasaku)而來的,用來比喻捨棄自尊、為公司做牛做馬的底層上班族。
在日本待得不長不短的我,以為它是近幾年才產生的詞彙,沒想到一查,它早在1992年出版的書籍中登場。作者將上班族冠上「社畜」這樣的名稱,應是源自於日本社會轉職不自由的風氣,讓作者覺得上班族如被公司豢養的動物一般。
在「社畜」一詞誕生之後,日本的狀況有過一些改變,但隨著新的問題(或是說原有的問題)浮出檯面,社畜這個詞並沒有消失,反而愈來愈滲透進日本社會,不僅自稱社畜的人大有人在,連漫畫也流行起社畜的主題。
日本漫畫界的社畜旋風!
「我租了一本有趣的日本漫畫!」從日本回台灣出差,到朋友住處拜訪時,她興沖沖地跟我分享她最近的新發現。
「社畜人?」我帶點疑惑地唸出漫畫封面上斗大的標題。大略翻了幾頁之後,發現它完美呈現我在日本工作生活感到不習慣的種種,很多對話更是頻繁出現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
▲大略翻了幾頁日本漫畫「社畜人」,她發現裡面許多對話,頻繁地出現在日本的工作生活中。(圖/瓶顆攝)
後來回日本才很驚訝地得知,描寫上班族的漫畫在這幾年轉型轉很大!原本以透過工作實現自我、出人頭地的主流主題,在近幾年內幾乎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以「社畜」為主角的故事。
會有這樣的風潮,說到底也是日本大環境的關係。日本雖然也在努力嘗試改善工作生態,但過勞死、職場霸凌、甚至是因為工作而自殺的新聞層出不窮,因此比起吹捧工作的正面價值,「社畜」這樣貼近現實的內容更能獲得讀者共鳴。
我們公司在去年也嘗試過幾個改革,但無奈的是,它們都沒有向下扎根,最後不是失敗就是空有制度。
公司各種無效的改善制度
例如我們公司為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降低工時,推行過「週休三日(一個月選一週)」的制度,但是你放假別人上班呢,業務指示還是如雪片般飛來,最後有放等於沒放,只是換了個地方處理業務,所以最後這個制度就被廢止了。
另外,日本不少公司有「ノー残業デー」(不加班之日)這樣的制度,顧名思義就是公司會規定某幾天不准加班,必須準時下班回家。這個乍聽之下好像很不錯,但它其實為公司省了不少加班費,而員工還是得在家把未完成的工作做完。
▲外帶工作回家的公事包可是很重的......。(圖/瓶顆攝)
日本上班族都是社畜?
在日本,「社畜」一詞並沒有一個舉世通用的標準,比較廣義的用法約等同於上班族之意,但帶有一點戲謔的成分;比較狹義的則因人而異。若一定要定義的話,我個人把那些「工作不為自己,一味為公司犧牲奉獻的人」與「對公司感到不滿,想辭職卻又不敢離開公司的人」定義為社畜。
基本上台灣公司會虧待員工的,日本也都有,但是在「公司至上」、「善於忍耐」的日本,由於價值觀與社會風氣的差異,讓日本上班族更受公司束縛,因此我認為,雖然不到日本上班族人人都是社畜的境界,但是比起台灣有更大機會走向我所定義的社畜之路。
▲日本的夜景之所以美麗,愛加班的日本上班族功不可沒。(圖/瓶顆攝)
身為一個在日本闖蕩的台灣人,被概括為社畜在所難免,但若不想走到自詡為社畜的那一天,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忠於自我」。為了自己工作、為了自己努力,學會外面世界也通用的能力,而非單單適用於現在公司的技能,才能成為不被公司牽制束縛、來去自如的開心工作人!
▲本文由「英語島」及本文作者授權,請勿任意轉載,以免侵權。
瓶顆/在日本廣告代理店闖蕩的女子,在加班之餘喜歡以照片、手繪插圖佐以簡單文字,紀錄不可思議的日常生活。經營有一個小小粉絲頁YUNIQUE,歡迎來聊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