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準點率3/1起改用新算法 比照國際標準:慢15分鐘就算延誤

▲▼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入境大廳,接機,飛機時刻表。(圖/記者周宸亘攝)

▲國內機場準點率認定標準將變嚴,慢15分鐘以上就算延誤。(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賴文萱/台北報導

自今年3月1日起,我國國際航班準點率計算方式更嚴格,一改過去相較國際較為寬鬆的算法。新算法將以離場航班認定、統計,認定方式以後推時間為基準,超過15分鐘以上就是延誤。

民航局過去針對國內各機場準點率的計算標準,是以關艙門後30分鐘還未起飛,才算延誤,但與國際間作法不同,算法更為寬鬆。去年桃園機場自評的各航空公司準點率都超過8成,但在國際評比中卻淪為後段班,立委就質疑這樣的準點率算法根本是「自欺欺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1月3日,交通部、桃園機場與民航局邀集民航業者及學者專家討論國內各機場準點率認定問題,決定參酌國際間作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我國國際航班班機準點率將以離場航班認定、統計,認定方式以「後推時間」為基準,超過15分鐘以上就是延誤。民航局舉例,若表訂起飛時間為0800,則後推時間若遲於0815則屬延誤。

▲桃園機場捷運線、第一航廈及第二航廈交通接駁航廈電車,服務台諮詢專題。(圖/記者林世文攝)

▲民航局決定參照國際標準作法,只要超過表訂起飛時間15分鐘就是延誤。(圖/ETtoday資料照)

民航局補充,「後推」指的是,當旅客完成登機,飛機關艙門,由地勤動力推車將停機坪上的飛機後推至滑行道,飛機再從滑行道滑行至跑道,等候航管指示起飛。

先前桃機公司對於桃機準點率淪國際後段班一事,提出回應為近9成航班為中短程航班,受鄰近機場的天候(颱風、雷雨)、流量管制等因素影響,兩岸航線常因中國大陸航班影響,致來機晚到,影響接續航班準點率。

依據資料庫分析航機誤點最大原因為來機晚到58%,另外航空公司班機調度16%、航管因素5.8%、天候因素及機械故障各佔4%等,綜上,並非完全由機場營運管理所產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