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讀《弟子規》保平安? 3心法不背書就能增進中文能力

▲(圖/示意圖,翻攝自PAKUTASO網站)

▲背書真的能保平安嗎?(圖/示意圖,翻攝自PAKUTASO網站)

文/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

這幾年,興起一股讓兒童背誦《弟子規》的讀經風潮,那些推行的人,把《弟子規》捧得很高,甚至幼兒園也規定孩子要逐字背出,我還碰到有長輩聲稱:「教小孩讀《弟子規》,可以保平安!」

背書,一直是我極為反感的教學方式,在學生時期,老師規定每週要考背書,只見考前大家拼命刻鋼板(消音),有誰下過工夫,去理解每個詞彙、句子的運用及真正涵義?

我贊成保留文言文教育,是因為古時用詩篇來進行書信交流,那是一種溝通工具,而中文厲害的地方在於「精簡」,透過文言文,原本一段落落長的話,可能四字成語直接搞定,不用多餘的贅字來充稿長。

但《弟子規》、《三字經》之流,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他們的訴求很簡單,認為只要按照這些內容執行,便能成為一個他人眼中的好孩子,但說真的,父母自己都做不到了,那何必對孩子洗腦?作者又有什麼立場來對他人說教?

而且,這種韻文跟路上隨處可見的勸世文一樣,對培養中文能力來說,沒有什麼實際教育意義,真的要背,就讓孩子從《唐詩三百首》挑選自己有興趣的詩來理解並記憶吧。

我的文筆雖稱不上一流,但好歹能搖筆桿吃飯,這絕對不是用「背書」、「強記」去發展來的!況且把讀經與道德綁在一起,認為讀經就能擁有崇高的品格?這真是異想天開!

若真心想要培養中文能力,建議從以下幾點著手:

1、多看
我寫作的起點是「閱讀」。國小、國中的時候,因為數理成績不理想,我把所有心力都放在圖書館,在學校用其他課本掩護,一天可以看完2本書(好孩子不要學),我大多看傳記、散文、近代史,長期累積下來,累積大量的詞彙與旁徵博引的能力。

2、多讀
碰到特別有興趣的內容,可以在不打擾他人的情況下讀出來,這個小方法可以訓練自己的口才,或辨識該文寫得通順不通順。

3、多寫
我作文從來不打草稿,就是因為書看得多、打下的底子好。當時,我就讀的中學,為了獎勵學生看書,只要閱讀一本書,外加一篇心得報告,就可以向圖書館累積點數,一整個學期算下來,最高的那位會被表揚是「文學小博士」。

我的紀錄大概是一學期近400篇吧,其他同學多在60篇左右,每天讀、每天寫,不知不覺練出來的功夫。

興趣跟誘因很重要!

當初我對數理不拿手,文學競賽是唯一可獲得榮譽的管道,這是當年給自己的挑戰,從進行到獲獎,家人都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小孩不會因為讀八股文而溫良恭儉讓,相反的,讓孩子陷入背誦地獄,日後他會對文學更反感!

★ 我是不婚媽媽「焦糖綠玫瑰」,唱片線記者出身,現職專欄作家。從小在傳統菁英教育之下成長,心思細膩敏感的我,如何邊工作、邊教養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兒DAHLIA呢?期待與您分享我的堅持:「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粉絲團「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部落格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