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特斯拉飛火星 人大代表:中國火箭一次可發射10多輛

2018年03月8日 13:11

▲▼SpaceX公司成功發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載著特斯拉跑車飛往火星。(圖/翻攝自SpaceX公司YouTube)

▲SpaceX公司成功發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載著特斯拉跑車飛往火星。(圖/翻攝自SpaceX公司YouTube)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獵鷹重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在今年2月7日帶著一輛紅色特斯拉跑車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升空,飛向遙遠的火星,這款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來自「鋼鐵人」馬斯克(Elon Musk)創立的SpaceX公司。對此,中國大陸全國人大代表劉志讓表示,「中國現有的火箭技術,可以一次將10多輛特斯拉送入太空。」

中國大陸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載人空間站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光學艙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SpaceX公司的「太空探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可重複使用技術」,這項技術的發展,可有效降低運載火箭成本,雖然技術已經突破,但尚未成熟,而中國的一次性運載火箭,價格較為低廉,若能持續在「可重複使用技術」研發上投入精力和人才,將有趕超他的潛力。

張柏楠表示,第一,載人航太未來走向民用化、商業化,是一個大的發展趨勢,這也是我們期望的。第二,目前,載人航太技術本身的發展趨於成熟,不像早期的風險比較大,帶來的商業效益比較小,(那時)商業投資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目前正處於轉換期,不好說它一定很賺錢,但正因為如此,才有很多企業進入這個市場。第三,客觀來說,如果要走商業航太的道路,最根本的還是要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降低了成本,民用載人航太的市場一定會起來,這也是馬斯克可重複使用火箭、可重複使用飛船這項技術獲得關注的原因。

▲▼中國大陸全國人大代表張柏楠。(圖/翻攝自北京青年報)

▲中國大陸全國人大代表張柏楠。(圖/翻攝自北京青年報,下同)

張柏楠表示,可重複使用技術,有降低運載火箭成本的潛力,但目前還不成熟,效益尚未發揮,馬斯克的運載火箭得到了美國政府、NASA的技術和經費的大力支持,相對來說,中國的一次性運載火箭,天生具有價格較為低廉的優勢,如果國家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我們有信心趕上美國等國家的先進水準,否則,等到國外技術趨於成熟,屆時將會面臨威脅。

對於今年2月,馬斯克(Elon Musk)用運載火箭將一輛特斯拉汽車送上了太空,人大代表、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長劉志讓表示,「特斯拉的這一舉動,讓世界航太界都感受到了緊迫感,雖然我們中國現有的火箭技術,可以一次將10多輛特斯拉送入太空,但是作為中國航太人,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創新的精神。」

劉志讓表示,我國現役最大火箭長征5號的近地運載能力是25噸,如果以一輛特斯拉汽車為2噸計算,一次可以運送10多輛特斯拉上太空;而如果未來重型運載火箭研發完成,它的近地運載能力是140噸,月球轉移能力是50噸,那個時候,我們送幾十輛特斯拉上去都是沒有問題的。

▲▼中國大陸全國人大代表劉志讓。(圖/翻攝自北京青年報)

▲中國大陸全國人大代表劉志讓。

針對SpaceX的火箭助推器回收的「黑科技」,劉志讓表示,「說個玩笑話,我們現在還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專門研究火箭助推器回收的工作,我們主要考慮的是回收火箭是不是有最佳的費效比,因為這其中也存在風險性、可靠性低等因素,在經濟上是不是划算現在難以計算;在這裡我還要提一點,那就是我們國家的火箭是非常安全的,在全球現役的火箭中,我們的故障率是最低的。」

對於中國大陸未來幾年的太空計畫,劉志讓表示,「探月方面,我們的任務目標是在月球極區建成『月球科研站』,2021年至2030年共規劃了4次任務,計畫2030年前建成無人值守月球科研站。」在深空探測方面,計畫在2020年左右進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實現「繞飛、著陸、巡視」,2030年前開展火星取樣返回任務。

劉志讓表示,預計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人的第一個空間站,空間站完全建成後,是一個大的組合體,總重量接近100噸,在軌運行10年以上,屆時中國大陸將成為第三個擁有空間站的國家;未來我們將首先發射核心艙,核心艙入軌後,完成平臺測試及相關任務支援技術驗證,之後分別發射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與核心艙對接,組合形成空間站,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由載人飛船提供乘員運輸,由貨運飛船提供補給支援,空間站全套動力系統共有各種發動機102台套,全部由航太六院研製。

▼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發射過程。(圖/翻攝自SpaceX公司YouTube)

▲▼SpaceX公司成功發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載著特斯拉跑車飛往火星。(圖/翻攝自SpaceX公司YouTub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