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陳景峻。(圖/記者李毓康攝)
文/陳家祥
台北農產公司多次連續休市導致菜價波動,掀起北市府與農委會間角力。但錯誤究竟是在誰身上?其實癥結點並非在「連續多日休市」,休市的相關安排早在前一年度就已規劃完成,甚至菜價也未有太大的跌幅,絕非「暴跌」;且實際訪談攤商,大多也不認為菜價的變化有如外界爭吵般嚴重。簡言之,這次北農再度躍上新聞版面,仍是如去年的人事案般,全是北市府、農委會的角力。
此次最被作文章的爭議在於菜價跌,但菜價要下跌的原因複雜,絕非單單「連休」可以解釋。去年風災影響不大、也未有寒害,蔬菜果類產量充足屬「豐收年」;在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休市3天並非問題本源,農民都想把手中滿溢的心血結晶早日出脫,就算未休市,仍需要面對生產爆量的問題。
再來,比較休市前後菜價,第一輪春節休市前後菜價,從2月15日均價31.6元,跌至2月21日恢復交易首日的均價23.8元,跌幅24.7%;第二輪天公生休市前,2月23日均價28.5元,2月27日開價後跌至均價21.6元,跌幅24.2%。
在第三輪元宵後休市前,2月27日到3月4日休市前,菜價一直處於均價18至21元的低檔,3月4日更已跌至18.4元,引發憂慮菜價再下跌,經全力護盤後,菜價維持在19.9元,但較春節休市前已跌37%。
此次問題根本原因,應是菜價在第二輪天公生休市後,連6天都一直處在低點,接著又將再面臨休市3天,農民預期價格會再降甚至崩盤,才會引發論戰。連續休市是原因之一,但絕非唯一問題。
批發市場的休假日早在前一年度就已排定,一直到這次發生菜價崩盤爭議時,中央、地方至少有半年的時間可以處理、協調,但都未見雙方積極處理,等同放任預先知道會發生的問題發生,接著大打政治口水戰,相互推卸責任,已完全模糊焦點。
北農歷來董事長由市府推舉、總經理則是由農委會派任,但公司整體營運模式屬總經理制,過去長時間由雲林張榮味派系掌握,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積極拔除其勢力,想不到卻被柯文哲以總座派任「專業人士」為由攪局,意外衍生成柯文哲與民進黨間的角力。
如今,北農再次成為北市府與農委會角力的戰場,眼見農委會先一步跳出來批評,不甘吃悶虧的柯文哲再次於人事任用上做文章,一句「北農總經理我決定,完全執政,我完全負責」,可見柯文哲對人事任用仍有相當意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