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3000家民企進入軍事採購一線 國防預算5兆生產研製用1/3

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由核導彈方隊最後接受檢閱,最新型東風-31AG洲際導彈壓軸亮相。(圖/翻攝自央視)

▲解放軍建軍90周年最新型東風-31AG洲際導彈壓軸亮相。(圖/翻攝自央視)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財政部在兩會上公布2018年國防支出預算達1.1兆元人民幣(約新台幣5.08兆元),三分之一的費用用於採購和生產研製。而過去由國內十二大軍工集團負責的生產線,現在則有3000家民營企業一起進入共軍軍事設備的採購一線。

據《科技日報》報導,大陸軍事科學院軍民融合研究中心秘書長于川信指出,自2015年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後,民營企業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防項目,京東、順豐的無人機便是後勤領域的軍民融合案例。「除國外引進的武器裝備和軍隊自身研發以外,中國生產的武器裝備全部來自於軍工集團以及跟軍工集團配套的企業。這就是軍民融合的一大特點。」

據報導,北京中航智科技公司研究生產載重無人直升機,不到三年載重量1.5噸的無人直升機研發成功。於川信表示,軍方已經採購該公司的無人機,撥給他們預研費和採購費。類似北京中航智科技這樣已經獲得軍品配套資格的民企,中國目前大約有3000家,「他們已經進入我國軍工一線採購,成為軍工生產配套企業,有的甚至成為了分集成單位、總集成單位。」

于川信說,民企參與國防項目通過兩種方式盈利。一方面,軍隊通過競標方式採購部分裝備和技術,民企如果成功競標將直接獲得這部分軍費;另一種方式是通過軍工集團裝備配套,由軍工集團向民營企業撥款獲得。

于川信提到,目前,軍工集團、地方以及軍隊三大領域的科研院所,是中國軍事裝備研製的基本架構。生產一架飛機、一艘艦艇、一枚導彈就要有上千家配套企業進來,這對於軍工企業、科研機構和民營企業就是一個大的軍民融合過程。

今年中國國防支出1.1兆的預算相比2017年增加約1000億元,川信對此表示,按慣例將只有300多億攤到武器裝備上,一方面用於調整武器裝備的規模,另一方面是向新質裝備轉化。

解放軍建軍90周年。(圖/路透社)

▲▼解放軍建軍90周年。(圖/路透社)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