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拒上學,可能是心裡的害怕在作祟。(圖/記者季相儒攝)
作者: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
摘自:親子天下《成長性思維實戰指南》
●精選書摘
第二個月:人人都能學
成長心態教學所帶來的影響
當艾希莉一進幼兒園,她的教師立刻知道自己面對了一個定型化思維個案。每當艾希莉遇到稍有難度的挑戰,她就會交叉雙臂,開始哭,然後跺腳離開。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只要遇到一點困難,她就會宣稱:「我再也不要上學了!我學不會。這太難了。」 艾希莉的老師開始採取嚴密的成長性思維教學模式介入。
每當艾希莉稍微做了一點努力就放棄,老師會鼓勵她再試一次。當艾希莉再試一次,老師會讚美她投入的努力。有一天,老師跟艾希莉談起定型與成長性思維。她告訴艾希莉,包括接受挑戰,以及從錯誤中學習,是擁有正面的學習態度。她告訴艾希莉,永遠不要為犯錯而感到懊惱,因為犯錯正是腦部學習與成長的方式。每一次當艾希莉犯錯或遇到挫折,老師就會說:「噢,看哪!你的腦袋在成長!」
漸漸地,艾希莉開始對學習有了信心。她會嘗試新事物,試圖結交新朋友,並用她過去不願意採納的方式,去面對學習及社交上的其他挑戰。艾希莉的老師向她展現了成長性思維的力量。在一學年結束時,這個曾經對凡事都興趣缺缺且充滿防衛心的女孩,已經轉變為一個主動參與、滿懷好奇的學習者,並對自己克服艱難任務的能力深具信心。
研究指出,教導學生成長性思維的概念,能對學生的成就帶來正向影響,就如上述艾希莉的例子。事實上,研究者發現,只要一堂短短四十五分鐘、有關腦部發展與思維的課程,就足以看見成效。
教導成長性思維之價值的相關研究
PERTS(The Project for Education Research That Scales,拓展教育研究專案中心)是史丹佛大學的一間應用研究中心,致力於研究學習動機。包括杜維克、以研究思維著稱的心理學教授大衛.葉格(David Yeager)及著有《數學思維》(Mathematical Mindsets)一書的作者喬.波勒(Jo Boaler),均是PERTS 的研究夥伴。其中《數學思維》更是有志運用成長性思維教授數學的教師必讀刊物。PERTS 做的研究多半專注於思維。該中心執行長大衛.伯尼斯庫(David Paunesku)及研究團隊於二○一五年發表了一份探討思維訓練的報告,為提升學生動機及成就,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
▲如果能夠明白「學習」是帶來成就感、開啟未來無限可能的方式,或許就不會這麼的抗拒學習。(圖/教育部提供)
伯尼斯庫及研究團隊想要設計出一種增進學習成就的方式,不只能在某所特定學校奏效,更能擴展到全國各校。研究者為了增進學生成就,以兩種方式的心理介入(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模式進行測驗第一種被稱之為「目的感」(sense of purpose)介入模式,該模式幫助學生了解他們所受的教育將如何協助他們達到遠程目標。基本上,這回答了學生常問的「為什麼」:為什麼我要學習?為什麼做這個作業很重要? 第二種是「思維」(mindset)介入模式,讓學生學習成長性思維。具體而言,就是每個人都有學習能力,而學業上的困難與挑戰,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不代表失敗或有所不足。
參與這項心理介入模式的學生當中,約有三分之一被列為高中即將退學的高風險群。在觀察這些高風險學生的成績後,研究者發現,接受介入模式的學生其平均分數顯著提升。
另一項研究也顯示,思維訓練與提升成績及參與度之間有高度的關連性。研究發現,受過思維訓練的學生其測驗成績表現明顯進步,而受過訓練的女生數學成績勝過未受訓練的女生。這可考慮作為未來的教學策略,以拉近數學教育長久存在的性別差異。
還有一項研究發現,在學習成長性思維的學生其學業成績表現進步中,更特別指出非裔美籍學生明顯進步,並表示在接受思維訓練後,他們更重視也更享受學校生活,顯示這有可能作為未來縮減種族成績差異的教學策略。所以這些研究傳達了什麼訊息?這是在告訴我們:學習成長性思維的學生,學到了他們有能力在各個領域達成目標, 並證明確實如此。因為他們接收到的訊息是:大腦有能力成長,但必須受到驅策及鍛鍊,才能經歷到成長。學生一旦接收這項訊息,便有能力應用在學校的課業上。換句話說,當學生被教導「每個人都有能力在各個領域達成目標」,他們就會以更快的速率達成目標。
關於全球成長性思維教材的資源
這樣觀點上的微妙轉變,造就了極大的差異,令我們不禁好奇:如果學生僅僅接受一堂短短四十五分鐘的介入模式就能表現進步,那麼當他們持續接觸一年的成長性思維課程時,會有何改變?
▲爸媽同時也是孩子的支持來源。(圖/記者李毓康攝)
在課堂上採用成長性思維的一個重點是,要確實教導學生成長性思維是如何構成,以及如何善用其力量。我們知道,在早期教育學生健康飲食及營養的重要性,可以幫助他們避免日後肥胖及衍生相關的健康問題。我們知道詳盡的性教育與降低青少年懷孕風險相關。但是關於了解我們的身體如何學習,以及我們的大腦如何被激勵達成目標,卻鮮少被討論。學生和教師每天應該在做的事──致力於學習與成長過程──卻是我們從未費心討論過的話題,這不是很有意思嗎?因此,我們認為該是改變的時候了,而我們並非孤軍奮鬥。
當研究結果指出成長性思維介入模式與學生成就呈現正相關後,PERTS 發展了一個思維工具箱(Mindset Kit,網址為www.mindsetkit.org),對於有志教導學生成長性思維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是絕佳的起點。他們有免費的網路課程規劃、活動及影片,可供教師取用。PERTS 也跟知名的個人化學習組織、擁有數千支涵蓋廣大領域教學影片與課程的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合作製作成長性思維課程計畫。他們還提供了資源圖書館,教師可以張貼及分享成長性思維的教材。這些都是取得成長性思維教材的好地方,我們鼓勵你一一探索。在本章末,我們也會分享一系列有助於教導思維的資源供你參考。
教你做好成長性思維的課程規劃
以《心態致勝》一書及線上思維工具箱為靈感來源,我們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成長性思維課程規劃。還記得我們的每月箴言嗎?人人都能學!我們並不只是希望孩子們能把這句箴言說出來,我們更希望他們打從心底相信!你可能有許多學生像艾希莉一樣,已經懷有根深柢固的定型化思維,不花費功夫說服,不會輕易接受「人人都能學」的概念。
因此,以下我們整理出這套課程計畫,在你建立成長導向課堂的旅程中引導你。成長性思維非常簡明易懂,從幼兒園到大專的學生,都能輕易理解其精神與實踐方法,但教導成長性思維並沒有一體適用的方法。因此建議你考量你的學校文化、學生特質及課堂氛圍,然後將這套計畫予以修正及變化,讓它對你和你的學生產生效果。
一個三歲的孩子,對所有事物充滿好奇,有著旺盛的學習力;
隨著年紀增長,卻常常因為害怕做錯或失敗而提早放棄,
告訴別人「我做不到」。
是什麼打住了孩子的學習?
是什麼停止了他們的好奇心?
擁有 「 成長性思維 」 的人,相信透過後天學習與努力,
每個人都能有無限潛力,因此不畏懼困難,勇於嘗試。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