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提議首艘陸產航母 以三國東吳「衛溫」命名

▲▼中國大陸國產航母。(圖/CFP)

▲解放軍國產航母示意圖。(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全國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元茂榮,兩會期間提議首艘陸產航母以三國東吳將領「衛溫」命名,提案受到多名代表支持。據了解,衛溫曾在一千多年前率領上萬水軍航行抵達夷州(歷史文獻對台灣的古稱),命名可謂重申台灣屬於中國的歷史前鑑。

元茂榮表示,提案是要傳承歷史精神,希望藉由命名傳揚世界航海史上的中國奇蹟,其次是要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希望藉由文化提振軍威,並且遵循國際慣例以人命名乘載航母的歷史重任。他還強調,提議前曾與專家學者商討,希望能在文化主權方面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

▼台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元茂榮。(圖/翻攝自大陸網站,下同)

▲▼全國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元茂榮。(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元茂榮說,「衛溫航抵台灣比起鄭和下西洋早了1170多年,比起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了1260多年,堪稱世界航海史的中國奇蹟。某種程度而言,它與航母體現的海上強國形象產生的作用彼此相通。命名除了是要維護世界文化遺產,也是為了重申中國在世界航海史的歷史地位。作為第一艘國產航母,命名本該體現出文明古國傳承至今的特質,這就是文化的力量。以衛溫命名是在軍事方面添加歷史、文化元素,試圖強化文化的影響力。」他還補充,以人名為航母命名國際上也有例可循,例如美國就擁有尼米茲號,林肯號航母等等。

根據《三國志 吳書》記載,東吳主君孫權曾於黃龍二年(西元230年)派遣衛溫、諸葛直率領甲士數萬人,遠航抵達夷州和亶州(現地址不詳,希勒格的《中國史乘中未詳諸國考證》指向是曰本島)與當地住民發生衝突,儘管住民敗下陣來,衛溫並未趕盡殺絕而是主動化解矛盾衝突,吳國軍士後來更在土著的幫助下,學習植種技術也提升夷州當地的生產力。雖然和平相處一段時日,東吳士兵因為水土不服先後患病,眼看疫情持續無法改善,最終迫使衛溫率領殘餘的人馬與數千名願意移居的住民,一年後無奈返航東吳。孫權對於「夷州」的無功而返十分震怒,認為開銷巨大還賠上許多東吳精銳,氣得將衛溫、諸葛直處死。

▼三國東吳將領衛溫,千年前曾率領上萬水軍航行抵達夷州。

▲▼衛溫曾在千年前,率領上萬水軍航行抵達夷州。(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