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晚期卜甲 。(圖/翻攝自新華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陝西考古研究院近日公佈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的發掘結果。這批墓葬的時間集中在戰國晚期到秦代,屬於平民墓葬,墓葬規格較小,但考古工作者卻在其中發現一件被當作占卜器具使用的戰國晚期卜甲,極為罕見。
據《新華網》報導,古人以動物的骨、甲製成占卜的器具,根據骨、甲上的「兆紋」判斷事情的凶吉。實物最早出現於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盛行於夏商周三代,到秦代前後已經非常少見。據參與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楊力錚介紹,本次發現的卜甲,出土於一座小型豎穴墓道洞室墓。
張楊力錚說,這件卜甲的鑿孔為方形,沿襲了西周時期的基本風格,但鑿孔形狀和排列更加規整,體現了發展變化,所以這件卜甲應當不會是從西周流傳至戰國時期的古物。考古工作者推測,這座墓葬的主人身份可能是鹹陽城內的一位「巫師」級人物。許衛紅說,通過文物來生動再現2000多年前的生活,才是考古發掘的真正意義目的。
卜甲復原後長約14公分、寬約10公分,內側有十餘處規整的方形鑿孔,對應位置的外面則有「兆紋」,側面有燒灼痕跡。儘管沒有發現刻辭文字,但這毫無疑問是一件被使用過的占卜器具。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說,在戰國晚期到秦代的墓葬中發現卜甲,不得不說是一次奇怪的意外。發現卜甲的岩村墓地位於秦咸陽城遺址的平民墓區範圍內。他說,為配合城際軌道建設,考古工作者展開了這次發掘。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