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th ATCC與會嘉賓/OB大學長HowHow 陳孜昊專訪

圖、文/ATCC主辦單位 提供

陳孜昊

為台灣知名 Youtuber,Youtube 頻道How Fun 訂閱人數目前高達64萬。

▲HOWHOW▼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HowHow 陳孜昊。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 創造快樂是第一原則 】

好玩就值得了
本名陳孜昊的HowHow,在早晨與我們相約見面,穿著休閒,看起來則是精神奕奕。現在是全職Youtuber的他,一開始拍攝影片,完全沒有想過這可以成為一份工作。粉絲專頁名稱「How Fun 如何爽」其實是雙人團體,是孜昊就讀政大經濟系時,和系上朋友葉大方組成的,顧名思義就是How和Fun兩人。

▲HOWHOW▼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How Fun雙人組,孜昊和大方。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大學時期的他們很喜歡另一對Youtuber,是來自美國、同樣由兩個男生組成的Smosh,當時Youtuber的概念雖然在台灣還尚未為人所知,在美國卻已經相當盛行。兩人看著Smosh的影片,萌生了小小的憧憬,希望也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創作者。

Youtuber拍攝的影片百百種,有影評、美食、開箱,Smosh的影片則是無厘頭、快節奏的搞笑劇情短片,看著孜昊現在的作品風格,不難想像當時兩位偶像所給予的啟發。大學時的孜昊拍影片只是當作興趣,毫不在意觀眾多寡,和夥伴一起拍攝的作品上傳到網路,經常只有身邊幾位同學看過,甚至有時候也不公開,拿著筆電,大家圍在一起觀賞。只要看見朋友們下方留言分享心得,或是被影片逗樂大笑,孜昊就覺得很有成就感。他以高中參加的吉他社做比喻:「不會因為彈得爛就不想彈,彈吉他唱歌很好玩,和朋友組樂團很好玩,這樣就很值得了」,自己做得開心,也能把快樂帶給別人,對孜昊而言,這就是他拍影片最大的收穫。

雖然持續地在拍片,但孜昊並不那麼確定自己要走這條路,在學校時,也花了許多時間摸索未來。除了當家教、教小朋友樂器賺取零用錢,孜昊也曾到兩家不同的公司實習,其中一份是品牌行銷的助理,另外則是一間相機公司的會計實習生,協助出貨、物流。同時也嘗試了不少行銷、商業競賽,在大四那年,孜昊參加了 ATCC。

▲HOWHOW▼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從孜昊認真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對當年參賽的重視,雖止步於複賽前,仍持續關注賽事發展,甚至還出席全國決賽觀摩。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回想起 ATCC 參賽的過程,孜昊最印象深刻的也是和拍影片有關。當時ATCC的賽制,在第一關需要同學先發揮創意,拍攝影音履歷上傳網路,標題有統一規格,必須要有 ATCC的關鍵字。換言之,當屆參與 ATCC 的上千位同學,都有機會透過搜尋看到影片。

孜昊當時一起參加的同伴,有最佳拍檔葉大方,兩人和組員合作,拍了一支幽默惡搞的影片。他們的影片非常受歡迎,觀看次數超過了1000。孜昊現在發布的影片,觀看次數都以數十萬起跳,有時甚至達到百萬,但對當時的他們來說1000已是不可思議的數字。影片在該屆 ATCC 的觀看次數是第二高,獲得這樣的關注度,許多參賽同學都很期待活動現場,拍出影片的組員會如何表現。

到了開幕式那天,只要有入圍的組別,都會被唱名介紹。許多隊伍都準備了隊呼,盛裝打扮、設計隊服,甚至還有幾組演奏銅管。孜昊和大方毫無準備地出席,兩人都是在影片裡放得開,現場卻非常冷靜甚至有些尷尬的人。當輪到他們時,所有人都充滿期待地看向他們,但他們只是站起來,大喊了一聲隊伍名「Yes!人生!」,便坐下。回憶起當時的畫面,孜昊還是覺得自己的行徑太荒謬了,忍不住笑了起來。

▲HOWHOW▼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HowHow與當時 ATCC 參賽團隊夥伴。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當年團隊是選 Discovery 的議題來挑戰,原以為性質和自己的興趣相關較好發揮,但競賽提案過程卻有些出乎意料,沒想到製作節目不像製作影片,有蠻多門道和學問,也了解到節目製作不是自己的強項。後來雖很幸運地通過企畫書書審,晉級到初賽決選階段,最終還是止步於全國25強。

每條路都有意義
大四時學分就已經修完,但孜昊延畢了一年,在大五利用校內資源,去美國參加了交換學生計劃。交換的那半年,他一直思考接下來的方向,他準備托福,計劃去唸MBA,心裡其實沒這麼篤定,只是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做什麼。而且唸了MBA,未來若繼續投入高薪資的商業界,生活上就有了保障。

反覆思索的過程中,孜昊自問:「為什麼一定要追求社會價值觀中的目標?為什麼不去做一件真正想做的事?」孜昊突然想通,自己一直以來,其實是被社會隱形的力量向前推,從來沒有誠實地面對心之所嚮。那時他才毅然決然地對自己說,如果他這麼喜歡影像創作,他研究所就一定要朝這條路走。繼續升學,勢必需要爸媽的支援。像孜昊轉了這麼一個大彎,很多家長也許會堅決反對,但孜昊說,當他對爸媽提出自己要出國念視覺特效,他們竟然欣然接受,「爸媽給我的觀念一直都是,你只要做好你份內的事,確定好方向、有所規劃,他們都是支持的。」於是孜昊申請上了美國的特效研究所,一開始充滿憧憬,不同的文化充滿新鮮感,他也想過落地生根,因為若以現實考量,在美國工作待遇會比台灣好。但待了兩年多,孜昊發現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台灣的環境,家鄉的許多事物都是美國無法取代的,於是他學成後便歸國。

回顧整個過程,孜昊像是繞了遠路,而如果能夠再回到高三時選填志願,孜昊會不會選擇去念傳播學院呢?孜昊回答:「當然就技術面來講,當時念了相關科系,或許會走得更順一點,但我一點也不後悔自己念了經濟系。」每一條路都有他的意義,如果沒有念經濟系,孜昊就不會認識那群好朋友,也就不會開啟拍片的熱情。孜昊也想過,如果真的念傳播,接受了拍影片的正式訓練,反而沒有自己憑空摸索、胡亂嘗試的樂趣,最後的作品一定和現在很不一樣,甚至可能不會走上youtuber的路了。經濟系的那段時光,對他而言有著很深刻的價值。孜昊也以這樣的經驗鼓勵學弟妹多去嘗試,「學生時代最難能可貴的是,你永遠都有一條後路,就算失敗了,往其他路去走也不用把它當做逃避,你只是回去當學生。」孜昊坦言,如果這些嘗試的過程在畢業後發生,自己可能就會因擔心生計,而失去勇氣。

從興趣到職業
從一開始影片的觀看次數只有一、兩百,到替家裡的幼稚園拍攝畢業典禮宣傳短片時,三天內就飆升到五十幾萬,孜昊突然獲得大眾的關注,知名度快速地提升,甚至有媒體去家裡訪問,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外。不久後,他便接到了來自三星的第一支商業合作案,合作的影片上線後,其他廠商也開始主動接觸。「畢業前開始有了半穩定的收入,我就想,畢業後何不就全職來做所謂的youtuber呢?」2016年3月,孜昊從研究所畢業,就立刻全心投入拍攝youtube影片,至今已過了兩年。

成為全職Youtuber後的生活,孜昊生活最大的改變就是非常忙碌,不同於許多Youtuber會與經紀人合作,請人協助處理各項事務。孜昊至今依然是一人團隊,獨自拍攝影片,雖然省去許多需要和夥伴討論的時間,但也因此工時變得非常長。另外,也因為大家對他的面孔越來越熟悉,走在路上偶爾會被觀眾認出。「有一個網友認出我,給我的回饋竟然是『你真的跟影片裡長得一模一樣欸!』」HowHow如此自嘲,說那是因為自己從現實生活到螢幕裡都一樣邋遢,從來不會為了錄製影片特別打扮梳理。

▲HOWHOW▼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單刀直入的業配風格,也成為了孜昊的特色。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一路發展下來,孜昊目前最為人所知的影片風格,就是單刀直入、卻又令人難以預測的業配影片。其實他在不知不覺間,漸漸改變了大眾對於Youtuber接受商業合作的觀感,過去觀眾看到youtuber或網紅業配商品,總是會有一種負面聲音,認為自己整篇文章、整部影片結束,才發現被騙進來看廣告。但孜昊經常在開頭就立刻告訴觀眾這是業配影片,對這件事的坦誠反而給了觀眾信任感。就算偶爾藏到最後才和觀眾說這是業配,也因為影片本身太有趣,業配成了意外的笑點。

不管是否為廣告的目標消費者,都看了一支娛樂性高的影片。和觀眾之間的關係很難拿捏,孜昊到現在依舊很小心地在維繫,常常也要站在觀眾的立場去和廠商溝通,秉持拍影片的初衷,希望大家能夠看影片得到快樂。和廠商的應對進退,也是孜昊慢慢學習而來的,學生時代、乃至參加ATCC時,腦中對於廠商的想像是辦公室的業界大老,提案人則像待宰羔羊一樣,等著被當頭棒喝。但後來實際接洽以後,發現廠商其實也很開放,很多創意都可以直接和他們說,大不了就是他們告訴你方向錯了,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再一起討論修改。「現在廠商和Youtuber合作的經驗越來越多,也改變了許多思維和邏輯,可以一起挑戰更多不同的玩法。」孜昊分享他觀察到的變化。

▲HOWHOW▼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孜昊的影片經常一人分飾數角,並融合網路時事哏。 (圖/ATCC主辦單位 提供)

對世界保持熱情

這幾年網路生態改變許多,幾乎是毫不回頭地,不斷加快世界的轉速。連大學時期最喜歡的Smosh,都因商業化後理念不同,在2017年宣布和平拆夥。孜昊感嘆地說:「上大學的時候,大家幾乎天天使用、最普及的無名小站也關掉了,當時只想著它有可能沒落,誰想得到它會完全消失呢?」臉書也是相同,過去人們說這是未來的趨勢,不過幾年時間,許多聲音就表示臉書正在衰退。連全球性的平台都有可能會消逝,更何況是平台之中的創作者呢?看起來樂天派的孜昊,其實時時刻刻都抱著會被世界淘汰的心理準備,但他暫時不去想未來的事,決定先把握眼前的機會,用盡全力充實自己。

孜昊認為,只要始終對世界保持敏感度和熱情,即便有一天環境改變了,還是會有可以發揮的領域。「就算未來我不是Youtuber,我想我還是會繼續走向影像創作的路。」孜昊充滿自信地說。

給學弟妹的建議
1. 徬徨是正常的,但莫因徬徨而匆忙做決定。
2. 多嘗試,不嘗試永遠不知道哪一條是真正想要的路。
3. 就算依然徬徨也不要放棄,說不定你只走了三條路,第四條路就是你喜歡的。

●16th ATCC 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我想了解更多>>>

● 3/24~25│花博爭豔館,ATCC開幕論壇暨品牌人才交流展,馬上行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