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映慈/台北報導
今年「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共有225組學生入選,24日的「開幕高峰論壇」上,由企業帶領學生齊聚花博公園爭豔館,暢談「創新與傳統之間的分寸」;東森購物、ETtoday新聞雲總經理陳安祥表示,創新跟傳統並不是用時間來區分,而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取向。
▲ATCC開幕高峰論壇上,東森購物、ETtoday新聞雲總經理陳安祥分享自己經驗。(圖/記者周宸亘攝,下同)
陳安祥說,現在大家都在談傳統、創新,對比統一集團的50年,東森購物才19年、ETtoday新聞雲才6年,兩者加起來也只有人家的一半,但「只要與時俱進就是創新」;文學家艾青曾說,「靈感是給勤於思考的禮物」,創新也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
新零售的概念,就是將原本傳統的「零售業」,變化成現在的「電子商務」。陳安祥舉例,「以前雜貨店的貨都在架上,只能由老闆拿給你,到超級市場呢?你就是自己拿貨再付錢」;直到現在電子商務的「貨到付款給物流」,還有最近也興起的「無人商店」,根本連付錢都不用,帳戶直接扣款,其實目標是一樣的,只是手段不同。
網路媒體也是這樣,陳安祥說,他讀書的時候媒體業是「大眾傳播」,要把資訊分享給大部份的受眾,但從報紙、廣播、電視到現在可以整合文字、聲音、影像、跟直播的網路,資訊的分享已經是「精準投遞的分眾」,用戶可以自己選擇想看的文章,也可以找到過去的舊新聞,光靠報紙是無法做到這麼快速的。
這一方面代表用戶的時間越來越重要,另一方面,回到廠商身上,也可以從科技上去改進「存貨」這件事,陳安祥說,「一個人在路上發了100份傳單,有5個人進去店裡就很開心了」,但廠商同時也浪費了許多資源,從用戶看過的網站、買過的東西去蒐集資料,進而推薦「真的會買的人」,對於消費者跟廠商而言都是節省的。
現場也有台大學生提問,「一直推薦用戶『想要』的東西,會不會反而限制了想要嘗鮮的念頭?」陳安祥笑說,「我非常激賞你的問題,就像是以前喜歡穿休閒,但畢業之後需要西裝了,我還推薦T恤,這樣就不對」;應該藉由更多資料的分析,配合朋友圈的習慣、年齡層的需要,去推薦真正符合需要的東西。
陳安祥也表示,現在「精準投遞」只是大數據的初級版,升級版應該是「我藉由蒐集資料,開發出新產品給用戶使用」,到時候才是一個正向循環;「我一直期待,下面的推薦選單『你可能會喜歡』,是不是可以變成『你一定會喜歡』,這樣真的就很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