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升息壽險業避險成本大增 將採用一籃子貨幣避險

▲▼國泰人壽副總經理蔡宜芳。(圖/記者戴瑞瑤攝)

▲國泰人壽副總經理蔡宜芳。(圖/記者戴瑞瑤攝)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日前公布升息1碼(0.25%),並暗示今年將升息3次,多家壽險公司都表示將提高海外債券比重因應。國泰人壽副總經理蔡宜芳表示,隨著美國升息循環再起,加上現在壽險業海外投資比重擴張,壽險業避險成本支出壓力攀升,因此部分壽險公司已經衍生出傳統避險,搭配如一籃子貨幣避險的替代避險配置模式。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去年壽險業海外投資比重高達65%,但光去年台幣就大幅升值8%,造成壽險業匯損嚴重,讓金管會多次出面呼籲壽險業「錢留台灣」。蔡宜芳說明,壽險業海外投資比重從2000年的5%,到2017年已經達到65%,因國內利率走低,使壽險業投資國內利率相關資產的比例也下降,再加上主管機關的政策開放,國外投資佔比才會逐年提高,其中又以國外債券為主。

蔡宜芳認為,壽險業海外投資比重大幅上升,主因就是「資產負債不匹配」。在負債部分,1995年之前,保險市場未飽和,2年期定存高於保單預定利率,高利率環境使保險公司具相當獲利;但在1995年到2001年期間,保險市場採完全開放初期,保險公司互相競爭結果,終身還本險熱賣,推出預定利率高達7%到8%的保單搶市,預定利率正式超過2年期定存,保險公司把負債成本都堆高,因此到現在,雖然保險公司近年調降產品的預定利率,但預定利率仍比2年期定存高,過去存量的負債成本仍高。

然而在資產端部分,國內債市收益率逐年下降,從過去99年的5%,到現在已經不到2%,國內公司債券存續期間也偏短,過去還有超過6成是10年以上,現在只剩下2成。因此壽險公司紛紛調整資產配置變化,降低國內債市比重,轉而投向國外債券尋求長年期的固定收益。

而在海外投資固定收益商品近年也有所變化,過去壽險業投資海外商品多為尋求不會倒、收固定利息的利率商品,像是政府機構債、高評等主權債等,但到2015年後,隨著新興市場基本面轉好,多轉往開發中國家公司債、開發中國家金融債,收益率約4%。

金管會有規定單一保險公司海外投資限額45%,蔡宜芳坦言,目前各家壽險公司都已逼近上限,壽險業也都在尋求資產多元化。因為金管會並未將投資國際板債券計入海外投資限額,造成壽險業投資國際板比率仍持續擴大,但像去年台幣大幅升值,國際板的收益往往無法補足匯損。

隨著台幣升值影響,壽險公司紛紛意識到國際板不可行。蔡宜芳表示,近年壽險業資金有轉往台幣計價海外債券ETF的趨勢,台幣計價的海外債券ETF不計入國外投資限額,但投資標的是海外,且也不受金管會規定的壽險業投資單一基金規模10%的限制;還有國內公共建設,也是壽險業近期配置資金的方向。

不過,市場預估美國聯準會今年將升息3次。蔡宜芳表示,美國升息循環再起,加上壽險業海外投資部位高,壽險業避險成本將攀升。假設美元台幣避險成本高達2%,開發中國家公司債、開發中國家金融債等收益率約4%,最後收益也僅剩下2%。壽險業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將避險成本控制在低水位,不然極有可能是「白忙一場」。

蔡宜芳表示,在這升息循環讓避險成本上升、海外投資比重高的情況下,部分壽險公司已經衍伸出用傳統避險搭配如一籃子貨幣的替代避險模式。希望買一籃子貨幣讓走勢跟台幣相仿,如果台幣升值,這一籃子貨幣對美元也是升值,那就減少避險成本。

蔡宜芳也表示,上述是一個方法幫助壽險業降低避險成本,但不是絕對的,有可能一個狀況是,買進來的一籃子貨幣不只無法對美元升值,反而對美元是貶值,這對壽險業而言是一個傷害。例如:一般看台幣會去對照韓元跟日幣,但像韓元過去升值幅度沒有台幣這麼強,今年以來,台幣對美元升值2%,但韓元對美元卻稍微貶值,這種狀態下不但沒省下避險成本,還要付出更大代價,對壽險公司來說操作難度很高。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