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又發現50幅納斯卡地畫 線條複雜程度劃分三世代

▲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納斯卡線(Nazca Line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與秘魯合作的考古學團隊,近期在秘魯的納斯卡沙漠再次發現超過50幅新的巨型地畫。考古學家分析,這些圖型的繪製年代大約介於在西元前5世紀至西元7世紀之間,依照線條的繁複精細程度應該可分為三個不同階段時期,證明這種地畫很可能是當地祖先世代所流傳的文化。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有「太空考古學家」稱號的美國「科技、娛樂與設計會議」(TED)大獎得主帕卡克(Sarah Parcak),日前組成研究團隊,進行「全球探索者計畫」(globalxplorer),他們經過衛星影像分析,將可能出現文化遺址的地點標示出來,並轉交給秘魯團隊進一步探索。

祕魯團隊在去年12月首次運用無人機作觀測,透過無人機配備的高解析度相機在納斯卡省(Nasca)和帕爾帕省(Palpa)空拍與3D掃描,驚奇地發現多達50幅以前從未被人發現過的幾何圖形地畫,這些長期被人類遺忘的地畫線條隨著時間推移自然損毀、淡化,大部分圖形變的難以辨別。

這些新發現的地畫當中,有些可以看出在描繪精緻的動物或物體圖案,有些則是幾何圖形,還有一些則只是一般簡單的線條,考古學家表示,這可能顯示出納斯卡人時代傳承的差異,以及已經具有超過千年的地畫繪製習俗。這些地畫中,應有部分屬於「納斯卡文化」(Nasca),約在西元2世紀到7世紀之間創作完成,不過相較之下有些更為簡陋的圖形,疑似是在更早的西元前5世紀至西元2世紀間就已經存在,它們依時間先後分別為「帕拉卡斯」文化(Paracas) 和「托帕拉」(Topara)文化。

▲新發現的50幅納斯卡線,從線條到圖案都有,專家推測分別屬於三個文化時期。(圖/取自維基百科/示意圖)

帕拉卡斯文化的地畫與先前被發現的「納斯卡線」(Nazca Lines)地畫不同,「納斯卡線」地畫難以直接在地面辨別出完整樣貌,需要在高空或對的角度下才能看清楚,而帕拉卡斯地畫則大多被畫在山坡上面,只要在山腳下就能看見,它們多以人類為主題,又以戰士作為最常見的圖案,是在「納斯卡線」創作出來百年前就已存在。

2014年,「綠色和平」環保組織人員因為抗議活動,誤闖保護區內的「蜂鳥」圖形,破壞了當地原始地貌。秘魯文化部的考古學家伊絲拉(Johny Isla),為了恢復樣貌並保護這條路線,向美國政府申請了一筆經費,率領團隊針對該遺址展開進一步修復和考察。

納斯卡線(Nazca Lines) 在1939年由美國考古學家保羅柯索發現,是位於納斯卡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圖形,納斯卡人用簡單的線條創造出螺旋形、魚、蜥蜴、猴子、蜂鳥等各種圖形,常被人們誤會是外星人的作品,但學者認為是納斯卡文明於400年至650年所創造,在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