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佐在美國疑似以恐怖威脅罪遭到逮捕,媒體不斷報導並檢視狄鶯的教養方式,有了虎媽或溺愛等各種臆測。(圖/取自狄鶯臉書)
近日報導藝人狄鶯與孫鵬的孩子孫安佐在美國賓州疑似以恐怖威脅罪遭到逮捕,社會譁然,媒體不斷報導該案進度,同時檢視狄鶯的教養方式,有了虎媽或溺愛等各種臆測。
關於孫案的報導中,究竟有多少具可信度的資訊,我們不清楚,但卻可從媒體中清楚地窺見社會大眾的集體意識對「母親」角色的聚焦正在運作,以母親的位置叩問:孩子,你在想什麼?你正在做什麼?你為什麼這麼做?我該做什麼,才能避免這一切的發生?我們預想身為母親,對於這些疑問都應該事先有了答案,如果沒有,就是失職的母親。這些角色預想或設定,讓很多身為父母者感到焦慮,於是透過孫案,媒體聚焦在狄鶯身上,叩問著所有關於母職的問題。
我們似乎至今都在期待全知、全能的完美母親,為了這個期許,上個世代,以它推崇的溫情主義,透過戲劇或社會整個文化推崇著母親犧牲奉獻的事蹟,並歌頌著母親的偉大,而這個世代,則以慣常的咎責文化,聚焦在孩子犯錯或受傷時,質問母親究竟在哪裡,或妳做了什麼導致這一切結果?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中科倫拜高中發生2名青少年攜帶槍械及爆裂物進入校園槍擊掃射,造成13名師生死亡,並有20多名師生受傷,而該兩名青少年也隨後自殺的慘劇,這是美國史上最血腥的校園槍擊事件。
2016年,也就是在該慘劇發生後17年,其中一名兇手狄倫的母親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公開演講,鼓起勇氣揭露她這17年來的心路歷程。她說在槍擊案發生後,讓她發覺這孩子不是她所認識的孩子,很多人質問:妳怎麼可能不知道?妳是什麼樣的母親?她說至今她也這樣問自己,在那場慘劇之前,她以為自己是一個好母親,直到案發後,她才知道她是個失敗的母親。
其實,被賦予全知母親角色的集體意識下,讓我們在知道身為母親那一刻起,就不斷試圖想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正在做什麼?唯恐並焦慮著是否「漏接」孩子什麼重要資訊?這些焦慮打從胎兒在母親子宮裡就已經開始運作。母親的「不知道」,會遭到自己和社會大眾最嚴厲的譴責。於是這些譴責,把在母親這個位置的人逼到過度控制與泛焦慮的死胡同裡,直到模糊且無法辨識自己與孩子的界線。
全能的母親則不斷自問:孩子,為什麼這麼做?我該做什麼,才能避免這一切的發生?蘇.克萊伯德說:這麼多年來她不斷探問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這聽起來很簡單,卻至今沒有答案,於是她以一個身為兇手的母親,所能分享的是在這慘劇後所學習到的事情。多年的探索讓她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就算再警覺、負責,可能也幫不上忙,但為了愛,我們絕不停止嘗試去了解現實背後未知的情形。
我想蘇.克萊伯德花了17年的探索與治療,才能體認這世上並無全知、全能母親的事實。如果我們關切著孫案的發展,那麼請清楚看見母親的集體焦慮,並覺察妳我都只是個母親,也是個人,與孩子曾經的共生,在孩子分離為獨立個體後,成為共存及共學關於愛這件事而已。(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
好文推薦
●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董事、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委員、立法院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外交部訴願委員會委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