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南台別院,邀請佛光山寺副住持慧昭法師、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和主持人陳麗妍,一同就「佛教與人生~提放自如的自在人生」為題展開對談。(圖/南台別院提供,下同)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佛光山南台別院12日晚上進行安樂富有系列講座第12場,邀請佛光山寺副住持慧昭法師、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台北搖籃計劃新創團隊導師丁菱娟,在這沁涼的夜晚和主持人陳麗妍,一同就「佛教與人生~提放自如的自在人生」為題展開對談,引領現場聽眾,走入開佛知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自在人生。
「常覺不住」是日常生活的根本心法,時時善護念清淨心,隨順因緣,把握當下。南台別院滿舟法師在引言時說,佛陀了悟人生真相,教導眾生如何安住身心,去除煩惱。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了解佛法緣起、因果、苦、空、無常的真諦,就能幫助自己開創自由自在的人生。
主持人陳麗妍提出,《心經》的經文「 度一切苦厄」,是在告訴我們,諸佛菩薩不會將苦厄去除,而是幫助我們在苦厄中升起力量,並從中看見自己的真如佛性。
星雲大師認為《金剛經》的宗旨,是「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證而修。」慧昭法師說明,何謂無相?菩薩不住相布施,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如是布施,才能達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平等心。 何謂無我?古德言:我執斷除一分,法身證得一分;我執分分斷,法身分分證,唯有放下我執,方能做到無上慈悲。何謂無住?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走未曾踏著一片地;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這也是人間生活禪,無住生活方為自在人的最佳詮釋。何謂無證?佛陀因不執著有法可得、有佛可成,而被燃燈佛授記,方為真實獲得。
慧昭法師強調,「常覺不住」是指念念都在常覺上,要升起無住心,清淨心。覺指的就是佛,也是定慧與止觀。他表示,不覺就常住,常覺就不住,要時時善護念清淨心。以「正知」的高度警覺性,當下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以「正見」的世間和出世間法正確觀念,了知佛陀證悟的緣起性空,以及三法印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並勉勵大眾,「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生不向今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佛法是用來實踐的,唯有將聽到的、知道的,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在各種問題上,如此才能擁有自在的人生。
「多彩多姿」是丁菱娟年輕時,對未來許下的願景。他認為人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讀書,那時的人生懵懵懂懂;再來是工作,人生就是汲汲營營,為生活而生活;第三個人生,離開職場後,才能真正為自己而想,做自己想做的事。50歲前的人生是追求成就,為別人期待而活;50歲後則是追求有意義的人生。「個人告別演唱會」是丁菱娟第三個人生想做的第一件事,而「冒險」是他創造不一樣人生的立足點。所以他以童心和好奇心,決定讓自己「一路玩到掛」,豐富自己的生命。
丁菱娟也以大師的智慧法語與聽眾共享,「愚者以為幸福是在遙遠的彼岸,聰明的人懂得將周遭的事物培養成幸福。」並提及,其實讓人受苦都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自己對事情的看法,不要一直在念頭上過不去,轉念很重要,這樣才能面對起起伏伏的人生。他說到,為圓騎單車環島的夢想,領隊在他身心都堅持不了時,給了他一個錦囊,那就是「一直踩、一直踩、一直踩」,聽似簡單,但人生不就唯有如此不停歇,方能到達終點。
為加深聽眾法義吸收,人間佛教讀書會滿穆法師與講師林萬全,帶領大眾複習講師精彩重點,慧昭法師出題送出新作《金剛經的理論與修行法門》,個個踴躍舉手發言,分享講座聽到的般若智慧。聽眾楊麗芬表示,佛法教導放下非外在,而是內心;念起即覺,覺之即無,身心就能自在解脫。陳姿巧說到「無住生活」,就是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一切事不起分別,不比較、不計較,學習不執著而放下,放下能得自在,才是真正的自在。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