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碩博士論文網站。(圖/翻攝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13日公布台灣學術論文在國際競爭力的分析結果,近年來論文發表數量成長減緩,全球排名從第16名降至第19名,不過,學術論文的能見度逐年提升,國研院預估,台灣應該可以在5年內邁向學術品質領先群,代表台灣的學術論文在國際上被高度和優先引用。
國研院科政中心指出,台灣在2012年至2016年的國際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占全球比重約為1.5%,但發表量成長減緩,主要原因包括:不以論文發表量為評鑑審查主要指標的觀念逐漸普及,加上大學師資高齡化,以及博士生減少。不過,如果以每百萬人口平均論文發表篇數來看,台灣表現仍較鄰近的中國、日本以及韓國為優。
評估論文發表品質,以「相對影響力」與「高被引用 Top 1% 頂尖論文占比」兩項指標作為觀察。在全球論文發表量前30個國家中,相對數值超過1的國家有19個,包括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大國,以及瑞士、荷蘭等新創小國,代表這些國家已經跨過學術品質領先群的門檻。
另外,我國在《Nature》、《Science》兩本全球權威期刊,論文發表篇數倍數成長,2012到2016年總共106篇,比2006到2010的59篇,成長近一倍,但與規模相近的瑞士、荷蘭仍有很大差距,也低於大陸、日本和南韓。
國研院科政中心主任莊裕澤指出,台灣學術論文表現的總量不能跟中國、美國比較,畢竟走小國戰略,以質提升取代量,至於台灣在農業生技、半導體領域的表現相對傑出,未來可以投入較多的資源。國研院院長王永和表示,台灣博士生愈來愈少,也會影響論文的發表,必須加以關注。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學術論文 在國際上被高度和優先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