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如里氏潰瘍」最初像是蚊蟲咬傷的小傷口,若未及時就醫,嚴重可能需截肢。(圖/翻攝自推特@unimelb)
實習記者王芳瑋/綜合報導
澳洲維多利亞省沿海地區,近期傳出罹患食肉怪病「布如里氏潰瘍」(Buruli Ulcers)的患者人數暴增,輕微者能夠痊癒,若延誤就醫讓細菌擴散,嚴重可能面臨截肢。
綜合外電報導,據《澳洲醫學期刊》(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16日所出刊內的一則研究指出,維多利亞省沿海地區「布如里氏潰瘍」疫情持續惡化,2016年的感染人數較2015年上升72%來到182人,2017年再增加51%來到236起。如此明顯的增長速度,引起醫療相關人員的擔憂,相關單位也對此提高警覺。
▲2015年布如里氏潰瘍的全球分佈情況。疫情主要集中在非洲中部和西部,但澳洲是數量不斷增加的少數地區之一。(圖/世界衛生組織)
研究作者歐布萊恩(Daniel O'Brien)教授表示,造成「布如里氏潰瘍」的潰瘍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ulcerans)會「吃掉」皮膚及軟組織,導致身體畸形,甚至影響患者的行動能力,嚴重者還會導致死亡。
據報導,「布如里氏潰瘍」患者的皮膚在一開始會出現如破皮般的小傷口,若立刻治療即可痊癒;若沒有及時就醫,細菌會在皮下慢慢擴大侵蝕脂肪和肌肉層,形成深可見骨的潰瘍傷口,最後可能面臨截肢。
▲莫寧頓半島(Mornington Peninsula)的一名11歲男孩膝蓋感染嚴重布如里氏潰瘍,被病菌啃食了一個大洞,深可見骨。(圖/翻攝自墨爾本大學PURSUIT網站)
據了解,「布如里氏潰瘍」最常發生在非洲,至於為何會在澳洲傳出疫情,目前還在進一步了解。可怕的是,目前還未確定此種食肉怪病的傳播途徑,醫學教授歐布萊恩(Daniel O'Brien)呼籲政府與專家投入研究該病的起因,以便制定相關防治策略。
目前有專家推斷,「布如里氏潰瘍」可能是透過蚊蟲或負鼠傳播,但尚未得到確切證實。
Australia's localised flesh-eating bug outbreak, the Buruli ulcer, needs urgent research, and has exposed a major gap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https://t.co/MVFcA50z1u #UnimelbPursuit @UniMelbMDHS @TheRMH pic.twitter.com/jGeXfUOl9q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unimelb) 2018年4月15日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