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擴大東北地區的大豆種植面積。(圖/Pixabay)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美國第三大農業公司邦吉(Bunge)證實,中國已暫停進口美國大豆,取消了逾6.2萬公噸的訂單,轉向巴西、加拿大購買,同時要求境內東北地區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希望能加強本土供應。對此,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國祥指出,此舉是為了降低對進口大豆的依賴度。
綜合陸媒報導,長春市農委在4月28日下發《關於迅速落實2018年大豆種植面積任務的緊急通知》,提出「將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作為當前農業生產的首要政治任務」。另外,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也在日前召開專題會議,表示今年要新增500萬畝大豆面積,並在1150萬畝輪作試點基礎上,再新增200萬畝耕地輪作試點擴種大豆,每畝補貼人民幣150元(約新台幣700元)。
對此,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國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東北地區多地密集擴大大豆種植面積,首要目的是解決過去糧食結構性矛盾,過去大豆嚴重產銷不足,因此要改善供求關係,「另一個目的就是降低進口大豆的依賴度,此舉在振興農村經濟方面有長遠意義。」
中國大豆十分仰賴進口,李國祥表示原因包含很多方面,「首先是隨著城鎮化發展,耕地面積在縮減,資源不足。其次,進口大豆基本上都是基改大豆,單產高,我們國內的非基改大豆單產相對較低,不具有價格優勢。最後一點則是國內大豆的規模化種植水準低,從而導致豆農利潤比較低,影響到豆農的積極性。」
▲中國過去多仰賴美國進口大豆。(圖/路透)
李國祥認為,擴大大豆種植面積除了能夠緩解國內供應的缺口以外,還可以預防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國內農產品由於進口量大,單價的波動會導致總價發生較大變化。透過擴大種植滿足國內需求,能夠降低依賴進口所產生的各種風險。」
據了解,中國2017年進口的大豆約9553萬噸,前三大進口來源國分別為巴西、美國和阿根廷,其中來自巴西和美國的大豆分別約占中國進口總量的53%和34%。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中國今年3月進口大豆約566.17萬噸,同比下降10.51%。其中,從美國進口309.96萬噸,占比55%,從巴西進口了233.25萬噸,占比41%。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中國大豆2017年播種面積為1.17億畝,比上年增加871萬畝,增長8.1%。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