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爛的雞腳、雞翅、牛肉、散發著腐臭味。(圖/翻攝自雲南廣播電視台「YNTV2都市條形碼」微信公號,下同)
記者余姿函/綜合報導
雞腳、雞翅、牛肉等冷凍食品,對雲南人來說是常見的佳肴,這些食品一是來自大陸國內的養殖場,二是來源於進口,還有上不了檯面的方式「走私」。陸媒近日收到民眾提供的線索,雲南紅河州金平縣3月中旬一批走私冷凍品填進垃圾場後,被當地村民挖出來賣到市面上,這類現象已經持續了兩年。
據《澎湃新聞》報導,從民眾所提供的照片能看到,上百村民聚集在金平縣金河鎮的一處垃圾埋場旁,把已經被埋進垃圾場的走私凍肉挖出來,路面上到處散落著包裝破損後掉出來的雞腳。
▼三家村垃圾填埋場地點。
填埋場附近的公路停著村民的機車,凍品只要一被挖出來就馬上被運走,整個挖掘的過程晝夜持續。知情者透露,每一次走私凍品被填埋處理後,附近村民就會進行挖掘,參與人數少則近百人,多則400至500人,狀況持續了2年左右。
報導指出,照片拍攝地點位在「三家村垃圾場」,整個垃圾場占地約3個籃球場大小,周圍瀰漫著噁心的腐臭味,在幾個500公尺左右的深坑裡,可以看見腐爛的雞腳、雞翅。
垃圾堆裡已經找不到被掩埋的走私凍品,只有散落的紙盒,紙盒的外包裝上標示著「雞翅」和「牛肉凍品」。知情人表示,填埋場這兩年來已經成為村民挖掘、專人收購、專人運輸、專人銷售的「一條龍產業鏈」。
▼村民穿著雨衣、戴口罩開挖被掩埋的凍肉。
報導指出,相關部門4月29日銷毀了10車左右的冷凍食品,市值上百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67萬元),三天後,就引來上百人在坑裡「挖肉」。據悉,一開始填埋場外有警察駐守,並且拉起「打擊走私肉,打擊盜挖盜掘」的標語,但幾天後警察離開,民眾便湧進掩埋場開挖。
知情人士表示,「填埋以後當地老百姓又把它弄出來,弄出來之後當地的小混混就在半路收點保護費,就這樣。」被開挖出來的凍肉都已經開始發臭長蛆,但對當地民眾來說,已經是司空見慣的小事。
▼整理過後的凍肉重新包裝,一包販賣25元人民幣。
有村民表示,走私肉製品被填埋後,會有收貨的老闆找居民挖肉,接著運到凍品零售店,一包肉販售25塊(約新台幣116元)。這些肉被賣至昆明、蒙自,甚至更遠的地區。
媒體曝光後,金平縣委、縣政府連夜召開緊急會議,並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對涉案的相關人員、車輛展開調查處理,未來將會對走私的凍品採取更科學無害的方式進行處理,以更嚴厲的措施持續加大對邊際走私的打擊力度,杜絕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