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在動人民卻無感?落實司改實踐正義最後防線

▲▼蔡英文。(圖/翻攝自蔡英文Tsai Ing-wen粉絲頁)

▲司法改革是蔡英文總統施政重要改革,但政府在處理攸關人權的司法問題,魄力與決心卻不夠。(圖/翻攝自蔡英文Tsai Ing-wen粉絲頁)

記者王淑君/台北報導

司法是國家實踐正義的最後防線,但民眾信任度卻不到三成。為因應人民對於司法的不信任,蔡英文總統上任後便將司法改革列為重要政策,並於去年展開司改國是會議,邀集學者專家為此聚焦出司法亟須改革的內容,總統並為此做出承諾,「可以改的,不要猶豫馬上去做;要花時間逐步進行的,就清楚交代步驟和期程;有困難的,也不要害怕向社會說明、跟社會對話」,此舉值得肯定。但司改議題相對民生議題,人民未必理解,加上相關修法及改革步調緩慢,讓人較難察覺成效。

檢驗蔡英文總統執政兩週年的司法改革成績,司法院投入了訴訟制度金字塔草案、勞動事件法草案、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大法庭及憲法訴訟法草案等的研擬,可惜立法進度緩慢,事前溝通也不足;法務部的改革有取消檢方領取辦案獎金、機關更換招牌等,步伐過於緩慢。

「政府有在動,人民卻無感」,因為人民在乎的是權益遭受侵害,例如不適任法官及檢察官的淘汰、冤案平反、檢察制度的改革、偵查不公開的遵守等,但政府在處理攸關人權的司法問題,魄力與決心卻不夠,使得人民對司改的滿意度仍低。

舉例來說,《法官法》的評鑑制度實施六年來,遭淘汰的法官、檢察官只有個位數;而冤案平反上,法務部在去年6月成立救濟冤案的「有罪判決確定審查會」,但近一年卻只受理8件,半數以上案件直接在程序上就駁回。

司法問題盤根錯節,為此,民間司改會提出建議,建議總統應儘速邀集相關院部,擬定改革的優先順序,規劃短、中、長期計畫,最迫切的包括人民最在意的司法問題,以及不待修法就可立即執行的國是會議決議。

司法改革是龐大的工程,而人權又是司法改革的核心,衷心期盼人權的伸張及維護不會在司法中迷了路。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