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人陷營養危機!全球暖化...致白米蛋白質、維生素含量減少

▲▼全球暖化導致白米營養流失。(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導致白米營養流失。(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實習記者王芳瑋/綜合報導

近年來全球暖化持續加劇,除了對農作物的生長季節造成影響外,根據「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最新研究指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也會造成稻米減少部分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將使全球數百萬、以白米為主食的低收入者陷入營養不良的危機。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在實驗中將18種不同品種的水稻種植在開放的田地中,並模擬本世紀下半葉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在周圍用17公尺寬的塑膠管排放額外的二氧化碳。結果顯示,所有水稻品種的鐵、鋅、蛋白質和維生素B1、B2、B5和B9均有顯著下降;維生素B6與鈣則不受影響,而多數白米中的維生素E,在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中反而增加。

▲▼全球暖化導致白米營養流失。(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白米營養流失容易使東南亞國家的窮人面臨營養不良的危機。(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研究共同作者、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流行病學教授德魯諾斯基(Adam Drewnowski)表示,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和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影響作物的營養價值,「這將會對以米飯為主食的國家造成破壞性影響,因為這些國家有約70%的卡路里和大部分營養來自於米飯。」

對於享受多元健康飲食的富裕國家來說,這項改變或許不那麼重要;但對於那些以米飯為主食且經濟情況不佳的國家,如緬甸、寮國和柬埔寨等,他們的國民並沒有很多機會從其他食物中獲取相同的營養,因此這些國民更容易因此面臨營養不良的危機。

研究結果指出,本世紀後半葉的白米養分,維生素B1將會減少17.1%、B2下降16.6%、B5減少12.7%、B9降低30.3%;與目前的稻米相比,蛋白質也減少了10.3%,鐵降低8%,鋅則減少5.1%。

如果年農作物學家無法解決作物營養價值降低的問題,人們則需要對飲食習慣做出改變,如盡量攝取多樣化的飲食。

另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減少碳排放,目前全球碳排放主要來自於燃燒化石燃料,若無法大幅降低碳排放,未來將會很難避免作物的營養價值減少。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約為400多ppm,研究人員預期到本世紀下半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達到568至590ppm。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