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大技術」挑戰社會 馬雲:區塊鏈不是泡沫,比特幣可能是

▲▼馬雲到訪以色列頂尖學府特拉維夫大學             。(圖/CFP)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 。(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現在網際網路(互聯網)、物聯網(IoT)、區塊鏈及人工智慧(AI)等技術不斷進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日前出席第20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演講時,就針對了「IoT、區塊鏈、AI」發表看法。馬雲認為區塊鏈不是泡沫,但現在的比特幣可能是泡沫!

根據大陸媒體《虎嗅網》報導,馬雲在第20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儀式時,發表了題目為《因為相信,所以看見》演講。他表示,「未來 10 到 20 年以內,整個社會將會因為三大技術而面臨了巨大的挑戰,分別是1.機器智能、2.IoT 及3.區塊鏈」

對於區塊鏈,他認為區塊鏈不是泡沫,但今天的比特幣可能是泡沫;AI方面,他認為人類是有智慧的,動物是有本能的,機器是有智能的。他不認同人工智能的概念,認為人類把自己看得太高;至於IoT,他認為 IoT 時代也根本沒有到來,今天的 IoT 僅僅是很多賣硬件或者賣軟件的人找個理由賣得更好而已。

以下為馬雲演講全文(為了維持原本意思,故沒有把大陸用語,轉換成台灣習慣用詞。):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杭州,我的家鄉。1999 年第一屆科協年會在杭州召開,阿里巴巴也是 1999 年在杭州誕生,感恩,也特別感慨科技力量發展的迅猛,沒有科技、沒有技術就不可能有阿里巴巴。

我自己也這麼覺得,阿里巴巴充分享受了科技發展紅利。今天大會邀請一個在科技邊緣享受紅利,同時對科學家充滿敬仰的一個做企業的人來講,我對大會的邀請充滿著感恩。

小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當老師,是因為不想當,沒有想過當科學家,是因為不敢當科學家,想都不敢去想。

今天我們有越來越多無比敬仰的科學家,但是科學家和企業家非常相像,這兩個群體是在過去一百年形成的兩個具有社會極大影響力的群體,士農工商,商總排在最後,但科學家更慘,連排都排不進去。

古代的科學家都是隱藏在巫醫、風水師和道士裡面,從這一點來講,企業家和科學家很相象,同病相憐。

很多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相信而看見,我想這也是很長時間企業家和科學家們不被理解的重大因素,因為我們相信相信。

過去一百年,正因為企業家和科學家兩個群體的崛起,在社會各方面,在社會的進步方面出現了超乎尋常的進展和發展。

每次大的技術革命都需要五十年時間,前二十年是技術革命,後三十年是應用革命,互聯網技術一樣。

未來的三十年不是互聯網公司多麼成功,而是用好互聯網公司的企業多麼成功,未來三十年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時代,越是在快速發展的應用時代,越是要注重基礎科學的研究,創新是逼出來的,不是資金和任務能夠堆出來或者分配出來,資金和任務絕不可能堆出創新和科研成果。

我剛從以色列回來,以色列沒有國內市場,也沒有自然資源,但被逼出了獨特的科學技術,搞出了研究。中國有強大的市場,更應該有自己獨特的研究項目。而企業的利潤未來一定來自於技術創新,而不是市場規模。

今天大家都在談智能世界,智能世界主要有三個基礎要素: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互聯網我們認為是生產關係,大計算是生產力,大數據是生產資料,大數據不是數據大,是計算大,是計算強,大計算加上雲技術才是真正的未來。

我們對互聯網、對大數據、對雲計算必須進入深入的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以快餐式的、淺層次的概念炒作和純商業應用。

過去我們把人類當成了機器,未來我們將會把機器當作人類來使用,未來不是萬物像人,而是要讓萬物像人一樣學習、去思考,未來機器必須去解決人類解決不了的問題,去瞭解人類不能瞭解的問題,人類對自己要充滿信心,現在大家都擔心機器可能會控制人類,我認為機器永遠不可能控制人類,也不可能戰勝人類,因為機器只有 Chip,而人類有 Heart,機器只能快速計算,但人類有真愛。

未來十到二十年以內,有三大核心技術,整個社會將會因為這三大技術面臨巨大的挑戰。
第一機器智能,第二 IoT,第三區塊鏈。

機器智能,我們一定要相信,人類是有智慧的,動物是有本能的,機器是有智能的,我認為「人工智能」,人類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們人類對自己的大腦瞭解還不到 15%,我們何能讓機器像我們一樣去思考。

IoT 時代也根本還沒有到來,今天的 IoT 僅僅是很多賣硬件或者賣軟件的人,找個理由賣得更好而已。

我認為整個區塊鏈技術也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區塊鏈不是泡沫,但是今天的比特幣可能是泡沫,區塊鏈不是金礦,區塊鏈是打開數字金融的一個金礦的巨大的工具和應用,是一個數據時代,隱私和安全的解決方案。
所以我想今天的區塊鏈概念,我前段時間在公司的集體婚禮上面在講,我們公司有工程師自己在徵婚廣告上說自己是一個工程師,結果長達四五個月,沒有人打開他的簡歷,但是他把他改成「區塊鏈」(工程師)以後,有 381 個人給他寫愛情信。

所以面對區塊鏈,面對機器智能,面對 IOT,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認識,特別由於 IOT 對製造業的衝擊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電子商務對於零售的衝擊,很多零售行業沒有做好準備,而 IoT,我們呼喚著人工智能,我們呼喚著 IoT,我們呼喚著區塊鏈將對我們每個人的工作產生巨大的影響。

現在我們正在研究 AI,未來是 AI 將為我們研究。

過去我們創新要靠資源,未來我們創新要靠數據。

過去兩百年科技讓人類學會探索外部世界,我們相信未來兩百年,人類將探索內心世界,我認為過去兩百年誕生了無數聰明的人,但兩百年以前人類靠智慧生存,未來兩百年也是人類將會以智慧生存。

所以我自己覺得,智慧和知識,聰明的差異,聰明知道自己要什麼,而智慧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人類只有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人類只有加強對自己的研究,對自己的瞭解,我們知道我們並不需要那麼多東西。

所以人類其實真正瞭解自己還不是太多,未來的人可能要活到 150 歲,未來的人一天可能只工作三個小時,未來的人一輩子肯定要去三百個城市。

所以過去的兩百年以製造業帶動就業,未來兩百年製造業將不帶動就業,未來兩百年,服務業將會帶來巨大的就業。

今天是科學家和企業家最好的時代,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變革機遇,決定了今天是企業家和科學家最有作為的年代,科學家和企業家必須完美結合。

過去科學家和企業家互相看不起,科學家覺得我們商人臭銅氣,我們也覺得科學家清高自大。

其實企業家是社會經濟學中的科學家,科學家是研究領域裡面的企業家,科學家沒有企業家是市場經濟中的瞎子,企業家沒有科學家是瘸子。

科學家和企業家的共同點是因為相信而看見,只有創新的精神,只有敢於擔當,才誕生了企業家和科學家。

都是社會把資源交給我們去運用好,去利用好,我們要學會,並習慣被懷疑、被質疑,科學家和企業家都相信未來,我們努力讓未來變成現實。

科學家是懂得如何正確的做事,企業家是如何高效有結果的做事,科學家要有企業家的敏銳,而企業家必須有科學家的嚴謹。

在新時代,科技更需要新的生產關係去適應新的生產力的發展。

上世紀研發兩彈一星是先進的生產關係,上世紀主要的優秀的人才並不多,集中在大專院校,集中在科研院所,所以集中資金、集中人才是最好的發展方法。但是今天創新的主戰場已不是在大專院校,不是在科研院所,而是在企業內部。

舊的生產關係已經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舊的生產關係往往會出現研而不發,發而不用,用而不靈。

目前企業還是跟著院校走,未來的院校必須跟著企業走,跟著市場走,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因為只有在競爭的第一線,只有在強大的壓力下,才有可能誕生最先進的技術。企業與科研院所雙劍合璧,就是產學研用一體的新生產關係。

現在大家都講馬斯克很了不起,我認為他最了不起的是用好了科學家,把科學家的觀點說成了自己的觀點。

我們科學界和企業界,特別是科學界,我覺得我們要彌補的是未來的空白,而不是昨天的空白,也不是今天的空白,不是美國有,俄羅斯有,我們就必須有,而是因為未來需要,我們才去研發和探索,因為世界已經到了新的賽道上面,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

今天很多東西,美國也沒有,歐洲也沒有,俄羅斯也沒有,我們是有機會做出我們自己有的東西。

所以研究也不僅僅因為有興趣,研究必須要有價值,當年在美國的很多研究院所提出研究 for fun、研究 for profit,今天不是研究 For fun,我們不是 research for fun,也不是 research for profit,而是research for solving problems with profit and fun。

我們必須解決問題,同時又有快樂,又有價值和利潤,只有這樣的研究才能持久的發展,人類沒有未來的專家,我們對未來只是探索,我們要相信自己,所有的專家都是昨天的,不學習,誰也成不了專家,誰也當不了學者,只有我們相信自己,相信人類,相信孩子們,因為我們做不到,我們的孩子們能做到,真正的科技能夠做到。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