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生產線。(圖/翻攝自央視節目,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幾乎與殲-20「隱轟版」原型曝光同時,浙江大學在中國飛機自動化生產領域的關鍵貢獻也被曝光。陸媒報導指出,浙大經過了15年「加速跑」研發,成功攻克飛機自動化量產三大難題—— 「裝配連接失效」、「制孔失準」與「定位變形」,並為運-20等重點型號飛機開發出了動態成組定位系統、臥式雙機聯合鑽鉚機等「原創自動化裝配裝備」。
據《人民日報》報導,飛機裝配是縮短飛機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保障制造質量的關鍵環節,可是直到20世紀末,大陸在飛機裝配技術整體上仍較落後,僅完全依賴工人的肉眼觀察和純手工操作,這導致自動化水平低、質量難以控制、問題不可溯源、裝配效率低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飛機的性能和使用壽命。
報導指出,當初當然也嘗試過引進、改造、升級的方法來改變窘境,但長期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十分難以突破。「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中國人必須自己幹」,浙江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飛機裝配創新團隊負責人柯映林教授如此說道。
▼殲-11生產線。
據報導,懷著這個信念,浙江大學飛機裝配創新團隊2003年受令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從航空制造加工工藝基礎研究轉向飛機裝配工程關鍵技術攻關,最後依靠著跨學科、跨領域的科學研究,團隊攻克了三大裝配技術難題,完成了數項等全産權、全配套的飛機自動化裝配原創裝備,為運-20、殲-20、運-9等9個重點型號飛機的成功研制和批量生産提供了工藝、技術、裝備及系統的重要支撐。
其中,以自動鑽鉚機為例,它是一款功能集成度和技術復雜度極高的航空制造設備,與同類産品相比,浙大研制的臥式雙機聯合鑽鉚機僅釘頭的齊平度就從0.05毫米提高到0.02毫米,而且故障率還小於1%,堪稱是國際競爭對手尊重和讚譽的殺手鐧。
▼F-22戰機生產線。(圖/翻攝自洛馬公司官網)
緊接著,報導也提及一段研究團隊在運-20項目開發的艱辛故事。2010年,浙大團隊迎來了運-20的第一個生産線項目,即中機身自動化裝配。當時,項目的最大困難在于沒有人工的裝備工裝,團隊中年輕的技術畢運波表示,研制初期常常出差,要現場調試各種裝備和系統,常常是打著「飛的」奔波于科研基地與工程現場。另一名團隊成員李和軍則透露,有一次深夜時他與同伴們還在裝備上調試,而在他向身邊要一個扳手時,遞來的居然是浙大機械工程學院李江雄教授。
報導最後提到,目前,團隊已研制了17套飛機自動化裝配系統和2條飛機總裝配脈動生産線,為中國大型運輸機運-20和第四代隱形戰鬥機殲-20等9個重點型號的成功研制和批量生産作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國産支線客機ARJ21—700首次採用的全機三段大部件對接自動化裝配系統也是自浙大飛機裝配創新團隊;這代表未來,下一代大型客機和艦艇的制造也將會留下更多「浙大制造」的印記。
▼殲-20戰鬥機。(圖/翻攝自中國空軍官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