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有德/上海採訪報導
「WE愛」第二屆兩岸青年短片大賽中有8部影片獲選在上海大光明電影院專場播映,其中有5部台灣青年導演作品。電影《貳加貳》是由台灣與大陸各兩位導演合力完成,透過文化的碰撞,期望達到二加二大於四的效果。《送你最後一哩路》被評為這次大賽奪獎呼聲很高的影片,從遊民的角度刻劃社會底層人物既逃不了環境束縛、也敵不過現實困境的無奈。
▲電影《貳加貳》是由台灣與大陸各兩位青年導演合力完成 。(圖/記者魏有德攝)
電影《貳加貳》的4位青年導演,透過第一屆「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認識,分別用春、夏、秋、冬不同的故事透過電影主軸「愛」做為連結。來自山西的傅藝超說,上次離別很匆忙,活動結束之後便邀請陳奕帆與郭昱辰兩位台灣朋友來老家玩,坐公車的時候突然有一個想法,如果加上在福建準備畢業製作的林煜聖,四個人可以合在一起拍一部片,之前許多大師級導演也這麼做過,一定很有挑戰。
▲《貳加貳》電影海報 。(圖/翻攝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官網)
傅藝超還提到,四個人的影片合再一起,中間會有很多矛盾,例如時間上的掌握便很難取得平衡,初期只能透過視訊、留言的方式溝通。對於兩岸青年合作拍片,來自台灣的陳奕帆則表示,衝擊很大的原因在於關注的角度很不一樣。他認為,台灣比較小,人與人之間差異性沒有那麼大,所以會比較著重於內心細微的情感,大陸導演則強調家鄉情懷,會很直接的表達個人對周遭的體驗與感受。
▲電影《送你最後一哩路》導演徐仲彥 。(圖/記者魏有德攝)
來自台藝大的研究生徐仲彥是電影《送你最後一哩路》的導演。他從苗栗到台北工作時,看到遊民露宿街頭,引發了對社會邊緣人的好奇心,衍生出了這個作品。這部電影主要描寫在天氣寒冷的台北街頭,一個遊民看到在公園裡不勝寒冬而去世的老遊民,什麼忙也幫不上,只能用僅有的便當與香菸祭拜,為了生存,祭拜過後的「腳尾飯」還是用來填飽自己的肚子。
▲電影《送你最後一哩路》劇照 。(圖/徐仲彥提供)
徐仲彥想透過影像表達,光鮮亮麗的都市存在著陰暗的角落,經常被大家忽略,順著遊民的腳步尋找腳尾飯的過程,反思底層人物逃脫不了社會的束縛,也敵不過現實的困境的概念。《送你最後一哩路》的拍攝手法,也被認為是這次大賽得獎熱門之一。
▲電影《送你最後一哩路》劇照 。(圖/徐仲彥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