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艾草治痠痛燙傷以為「氣在通」 就醫已蜂窩性組織炎

2018年06月21日 08:32

▲▼國泰醫院說明艾草熱敷不成反燙傷。(圖/記者洪巧藍攝)

▲艾草薑片熱敷不成反燙傷,患者張女士。(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一名60歲婦人有小腿痠痛困擾,聽朋友介紹使用薑片貼皮膚再利用艾草加熱可以改善,便親自嘗試,沒想到使用約20分鐘後竟然出現燙傷破皮傷口,因為走路不會痛加上她以為是艾草熱敷的功效使「氣在通」,便沒有積極治療,僅以藥膏塗抹作為處置,沒想到接下來幾天出現紅腫,甚至走路疼痛,經過就醫才發現已經有蜂窩性組織炎症狀,得靠清創手術才得以復原。

這名張姓婦人說,因為聽說艾草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溼的功用,便以薑片切片貼於小腿上,再利用艾草放於薑片上熱敷加溫,卻因為因加溫時距離不慎,又沒注意到溫度過高,導致小腿外側皮膚上有6公分長、2公分寬傷口。

一開始因走路不會痛而沒有理會,但三天後傷口發炎腫脹,腫到無法穿褲及穿鞋,到第五天走路出現疼痛,所以到診所診治,但十天後,傷口沒有好轉,有蜂窩性組織炎症狀,在家人、朋友的建議下,到國泰醫院治療。

▲▼國泰醫院說明艾草熱敷不成反燙傷。(圖/記者洪巧藍攝)

▲張姓婦人(左)手持治療前後照片,與國泰醫院整形外科李柏穎(右)。(圖/記者洪巧藍攝)

收治個案的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李柏穎表示,一般來說,超過2度以上的燒燙傷就應該送醫處置,這名婦人則已經是2~3度燙傷且傷口又大,卻僅有自行塗藥,並沒有注意清潔消毒傷口等處理原則,也沒有立即就醫,造成傷口進一步的感染。

但要怎麼判斷受傷程度?李柏穎說,一般來說若燒傷面積大於2.5平方公分(如10元硬幣之大小),或皮下組織燒傷、電燒傷時,都應該盡速就醫處理。燒燙傷的傷口出現水泡表示已經傷到真皮層,基本就已經是二度的灼傷,可作為民眾最簡易的判斷方式。

李柏穎提醒,如果不幸燙傷,正確的處理原則是「沖、脫、泡、蓋、送」,先以流動水沖20〜30分鐘冷卻患處,不要用冰塊冰敷,以免凍傷皮膚;另外,塗上牙膏、蘆薈、香灰、蛋清、醬油淋傷口等錯誤處理方式,不僅會讓傷口癒合能力減緩,並可能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及其他併發症或過敏性皮膚炎。

如果民眾藥使用這些保暖、熱敷產品時需注意溫度變化及加熱時間,加熱溫度不超過42℃,時間不超過20分鐘,才不至於燙傷。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