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手都併用!」 《見字如晤》入圍兩岸青年短片

2018年06月25日 00:27

▲▼《見字如晤》影片畫面。(圖/翻攝自影片) 

▲片中男主角在上海,女主角在台北。(圖/翻攝自影片)

實習記者孫若蜜/採訪報導

第二屆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入圍結果公佈,50個佳作從今年2119部報名作品脫穎而出。其中,銘傳大學與上海政法大學聯合製作的《見字如晤》入圍,這部作品是台生、陸生跨越693公里打造而成,講述跨越20年的遠距離情緣。成品使杜聖聰讚嘆,「銘傳學生不只有書卷獎,手做能力也有,腦子跟手都併用!」

台北團隊的導演張晨瑤在比賽截止前一週與上海團隊一拍即合,她告訴《ETtoday新聞雲》,「這部作品有很多上海、台北的同框畫面,要達到和諧有很大的挑戰,特別是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很大的工作量,又也沒辦法見面,只能透過網路、電話討論,各自完全各自的部分。」

▼片中上海、台北現代的街道。(圖/翻攝自影片)

▲▼《見字如晤》影片畫面。(圖/翻攝自影片)

▲▼《見字如晤》影片畫面。(圖/翻攝自影片)

張晨瑤還說,台北主要的拍攝團隊其實只有她跟另外一個女生,「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背著大包小包器材雙腳丈量台北,我一個人兼導演、製片、攝影、梳妝、剪輯、調色,真的把我掏空了」。

除此之外,其中還遇到不斷地大雨和原演員的爽約,「可是想到這是兩校合作,不能辜負上海那裡的團隊,還是用盡全力完成了這部作品。」

▼原女主角爽約後,銘傳大學趙一諾義氣相挺,臨時出任。(圖/張晨瑤提供)

▲▼《見字如晤》台北劇照。(圖/張晨瑤提供)

導演的老師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杜聖聰則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張晨瑤她是個「很能幹的學生,平常在很多方面表現也都很出色,也領過書卷獎,但是一開始實際動手拍片還是有很多問題。」

對此,如今大三的張晨瑤也表示,其實自己一直沒有很具體的實作經驗,「平常有得到的也是比較小的獎,所以這次真的很開心,也超級感謝老師們對我們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鼓勵。」

▼銘傳大學廣電系學生張晨瑤為這部影片的導演,入圍後在臉書分享感想。

杜聖聰直言,「最初拍的效果其實並不理想,但她勇於接受我們直率地批評,也用心地改進,進步很大。」他認為,這個大賽的入圍難度也很大,學生的作品獲得肯定,也透過比賽得到成長,「我很替他們開心,希望學生多多培養手做能力。」

杜聖聰也藉此呼籲,「銘傳廣電系不要只有書卷獎,只會讀書,手做能力也要有,腦子跟手都要併用!

▼片中在台北的女主角正在讀來自上海的信。(圖/翻攝自影片)

▲▼《見字如晤》影片畫面。(圖/翻攝自影片)

據大賽主辦方表示,所有入圍者將赴上海參加「電影大師交流營」活動,有機會「進入電影劇組,成為簽約的長期合作導演,與兩岸資深電影人共同合作,參與大型華語電影的製作。」

對此,張晨瑤最大的期待是能藉此認識政法大學那裡的導演,「聽說他是上海人,我們合作過程中都沒有見過面,但在創作上總能想到一塊,覺得是很難得的默契,很期待這次去上海能見到他。」

▼《見字如晤》台北劇照。(圖/張晨瑤提供)

▲▼《見字如晤》台北劇照。(圖/張晨瑤提供)

影片介紹:台北到上海,693公里的距離,一個小時35分鐘的飛行時間,一生都無法到達的終點。過去20年都平行生活在各自城市中的兩個人,在祖輩的線索牽引下相識。在這個2、3秒信息就能夠貫穿地球兩端的時代,他們延續過去的聯絡方式,在漂洋過海而來的信件中追尋過去的記憶,續寫新的故事。上海的春,台北的夜,和過去的深情。從兩個不同的視角,撫摸數十年前的摺痕,感受兩個城市的風姿,彌補未完成的遺憾。

《見字如晤》影片:http://www.shxfuture.com/taiwan/videoinfo.aspx?id=149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