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台灣愛心啟發緬甸農民 「米撲滿」助貧戶

▲▼緬甸農民烏丁屯、烏善丁原是慈濟援助「穀種」的受災戶,因為來自台灣慈濟愛心的啟發,兩位農民在緬甸農村帶動15個村莊、近千戶鄉親儲存「米撲滿」,每月回收超過1.1噸的米可幫助當地貧戶。(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文/林佳予

「一粒穀種啟悲心,一念善心播希望」來自緬甸的農民烏丁屯、烏善丁原是慈濟援助「穀種」的受災戶,因為來自台灣慈濟愛心的啟發,兩位農民在緬甸農村帶動15個村莊、近千戶鄉親儲存「米撲滿」,每月回收超過1.1噸的米可幫助當地貧戶。日前2人來到台灣參加全球幹部研習,向證嚴法師表達慈濟給他最大的財富是「慈悲」。

緬甸在2008年納吉斯風災重創當地農業,慈濟志工於緬甸緊急發放米糧與物資,更發放穀種給當地貧農,也分享「小錢行大善」助人的理念。緬甸農民烏丁屯(U Thein Tun)等人,以緬甸傳統的「米撲滿」文化來助人,每天抓一把米存入「米撲滿」,拿去幫助更貧窮的人,並在村裡帶動。

幫助別人、不願意在田裡噴灑農藥的烏丁屯,過去需租牛耕田,如今因為年年豐收,不僅有自己的牛、田地,更能在原本的草屋旁蓋了新屋,其中一畝田收割來的稻米,都是要捐給慈濟,家裡也成為談慈濟、做慈善的地方。

▲▼緬甸農民烏丁屯、烏善丁原是慈濟援助「穀種」的受災戶,因為來自台灣慈濟愛心的啟發,兩位農民在緬甸農村帶動15個村莊、近千戶鄉親儲存「米撲滿」,每月回收超過1.1噸的米可幫助當地貧戶。(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烏丁屯(中)不灑農藥初期,田裡遭蟲害仍堅持不殺生,但漸漸的每年豐收,改善了生活,現在有一畝田是專捐給慈濟的。(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有次慈濟志工在仰光岱枝鎮瑞那滾村推廣「米撲滿」時,農民烏善丁(U San Thein)聽了烏丁屯的分享,當天回村莊就帶動30多位農民響應。烏善丁曾收了幾百公斤的愛心米,適逢雨季道路泥濘無法送出,擔心米會發霉的烏善丁只要看到天氣放晴就把米搬出去曬太陽,儘管工作量很大,想到這些是大家對他的信任與善心,也努力完成。

烏丁屯與烏善丁兩位農民原本只會種田,為了分享「米撲滿」的精神,他們都從「農夫」變成了「講師」。至今共帶動了15個村莊、981戶鄉親捐出超過1.1噸的米,每月再把一袋袋緬甸愛心米送給66戶貧困人家。緬甸農民還能回捐穀種,幫助更多需要靠借貸穀種的農民。

▲▼緬甸農民烏丁屯、烏善丁原是慈濟援助「穀種」的受災戶,因為來自台灣慈濟愛心的啟發,兩位農民在緬甸農村帶動15個村莊、近千戶鄉親儲存「米撲滿」,每月回收超過1.1噸的米可幫助當地貧戶。(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 緬甸原本就有「日存一把米」的傳統文化,緬甸農民聽到慈濟分享「小錢行大善」助人的理念,每天抓一把米存入「米撲滿」,再拿去幫助更貧窮的人。

烏丁屯與烏善丁在緬甸農村帶動15個村莊的鄉親儲存「米撲滿」,每月回收超過1.1噸的米可幫助當地貧戶。(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緬甸農民烏丁屯、烏善丁原是慈濟援助「穀種」的受災戶,因為來自台灣慈濟愛心的啟發,兩位農民在緬甸農村帶動15個村莊、近千戶鄉親儲存「米撲滿」,每月回收超過1.1噸的米可幫助當地貧戶。(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6月下旬,烏丁屯與烏善丁搭機來台參加慈濟全球幹部研習,向 證嚴法師與來自各地志工分享他們的感動、每月匯聚眾人的愛心米的心得。營隊結束後,更利用時間前往花蓮慈濟靜思精舍,與靜思精舍法師一起出坡,無論是在菜園、打掃佛堂、剝豆子,兩人都認真體會農禪生活。

▲▼緬甸農民烏丁屯、烏善丁原是慈濟援助「穀種」的受災戶,因為來自台灣慈濟愛心的啟發,兩位農民在緬甸農村帶動15個村莊、近千戶鄉親儲存「米撲滿」,每月回收超過1.1噸的米可幫助當地貧戶。(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烏丁屯(左)與烏善丁(右)出生佛塔之國的緬甸,兩人卻因慈濟而體會「佛法生活化」的意義,6月27、28日兩天在靜思精舍出坡,體會農禪生活。(圖為慈濟基金會提供)

烏丁屯表示,慈濟志工讓他們知道幫助別人是「有心人」的專利,證嚴法師給我的是「慈悲」的財產,一輩子都用不完。這次聽了各國慈濟志工的分享,發願回到緬甸要好好耕耘,儘管不識字能透過翻譯聽課,但為了學習更多,決心要學中文。

烏善丁表示,證嚴法師講的佛法擴大了自己的慈悲心。還沒加入慈濟時,每年會到寺裡禪修3個月,現在利用時間做慈善家訪,這趟來到台灣,最想帶給緬甸鄉親「佛法生活化」的理念。

慈濟緬甸聯絡處負責人李金蘭表示,緬甸農村的交通狀況不發達,烏丁屯與烏善丁挨家挨戶收集「米撲滿」時,若唯一的交通工具機車無法到,就必須徒步走進農戶家裡搬運,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單純又恆持初衷的心

慈濟基金會表示,海外慈濟志工彼此互助、教學相長,無論到哪裡,都表示慈濟來自台灣,台灣的愛心、善的效應,持續發酵中。

▲▼緬甸農民烏丁屯、烏善丁原是慈濟援助「穀種」的受災戶,因為來自台灣慈濟愛心的啟發,兩位農民在緬甸農村帶動15個村莊、近千戶鄉親儲存「米撲滿」,每月回收超過1.1噸的米可幫助當地貧戶。(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緬甸聯絡處負責人李金蘭(左二)表示,從烏丁屯(右一)與烏善丁(右二)身上看到了單純又恆持初衷的心。(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