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是大陸改革開放的40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也從占世界經濟1%增長到15%,僅次於美國21%,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GDP的年均增長更高達9.5%,若按照聯合國的標準來說,整個大陸有7億多的人口脫貧,總數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的70%以上。
日前微博上出現一支「中國GDP發展歷程可視化」的影片,引起網友熱議,影片將1949年至2016年的大陸整體(含港澳台)GDP用圖表方式表示。數據顯示,台灣經濟最巔峰的時期,GDP占大陸整體GDP的45%,香港鼎盛時候GDP也占大陸整體的18%,再後來大陸各省經濟不斷崛起,2016年香港已經不在前十名內,台灣則位在第六。
▲上海一直被視做中國經濟的指標城市,圖為上海外灘。(圖/視覺中國)
影片將大陸分為4大經濟區域與港澳台地區,1949年GDP最高地區為河南,接著是上海,而1954到1960年間則是遼寧一直盤據榜首,其他像是黑龍江等,整體表現也相當不錯。
接著1960、1970年代將近20年間,上海成為整個大陸軸心骨,帶領大陸經濟。但是從1968年開始,台灣與香港就在慢慢靠前,隨後就在1971年至2006年的35年間,台灣GDP在大陸總體GPD佔比成了領先位置。
▲香港在1980至2000年初的GDP一直都佔據大陸整體經濟的前幾位。(圖/CFP)
同時期的香港也不遑多讓,而廣東、上海等地區則明顯落後許多,但在經過改革開放沉澱後,2007年開始廣東、江蘇、山東等地區急起直追,甚至浙江、河南等地,也都在不斷的崛起,台灣整體則是不斷落後,直至2016年為止,廣東以7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大陸GDP最高地區,台灣則為35萬億元,排在第6位。
整體而言增長明顯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的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和廣東等省份,這些地方在改革開放後實現了高速增長,整個東部沿海省份中,僅有河北一省的排名出現了較大的下滑。
大陸67年GDP演變史 「台灣曾佔45%以上」現在廣東最強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