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起全面禁用人工反式脂肪 消費者終於可以放心吃了嗎?

奶油 。(圖/pixabay)

▲7/1起全面禁用人工反式脂肪,食安問題仍要靠消費者自行把關。(圖/Pixabay)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7/1起全面禁用人工反式脂肪,政府立法強制要求廠商不使用危害心血管健康的人工反式脂肪(不完全氫化油),乍聽之下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好消息,但是各界專家媒體仍然不斷的發言要求政府應該加強宣導,到底未來我們該怎麼選擇,才不會吃到讓人心驚的食品呢?

• 依法規7/1起開罰的,只有「使用不完全氫化油」的食品!
什麼?所以只要沒有「不完全氫化油」、「部分氫化油」就沒問題了嗎?相信這是消費者最大的疑惑,也容易被各種報導資訊中的名詞搞混。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政府法規的基本邏輯:不完全氫化油會產生人工反式脂肪,所以成分裡不准使用不完全氫化油,而且有辦法讓每百公克的反式脂肪低於0.3公克就OK!

疑惑一:所以只要反式脂肪標示為0,就沒問題了對吧?
解答:反式脂肪標示為0,不代表真的不含人工反式脂肪

目前政府的法規,將容許值定在「每100公克食品內所含反式脂肪量不超過0.3 公克」。(如下圖)如果吃了不只100公克,反式脂肪量還是會累加,一整天下來所吃的各式食品中的人工反式脂肪總量早就超過,經年累月囤積的結果,對健康造成傷害。

▲▼7/1禁用人工反式脂肪 就安心了嗎。(圖/資料照)

▲反式脂肪0克標示。(圖/消費者江小姐)

疑惑二:有的天然奶油也有反式脂肪,那也要避免?
解答:反式脂肪分兩種*,天然反式脂肪無害,有害的是人工反式脂肪

目前的檢測技術分不清兩者的差別,再加上很多報導和文章因為懶得解說或避重就輕,乾脆通通一起抹黑都叫「反式脂肪」,長久下來造成消費者害怕購買任何有”奶油”字眼的商品。甚至有人在認知不足的情況下誤以為「植物性奶油」(人造奶油別名)這種看似健康的字眼比較安全,而傻傻的購買了其實含有大量人工反式脂肪的商品。建議大家不要被「0反式脂肪」的標示誤導,真正的關鍵還是要看食品的成分。
建議參考:衛福部闢謠,天然反式脂肪無健康疑慮


疑惑三:那只要看成分沒有「不完全氫化油」、「部分氫化油」的就對了是嗎?
解答:下列這些成分中,都可能含有人工反式脂肪,千萬要小心
人工反式脂肪同義詞參考:反型脂肪、轉化脂肪、奶精、人造(工)奶油(黃油)、人造酥油(白油)、人造植物奶油、(植物性)乳化油、精製植物油、硬化、氫化、(半)氫化植物油、Trans Fat、Hydrogenated……

台灣法規只規定不完全氫化油不得使用於食品,但早有許多廠商大方表示他們的食品加工技術已經高超到可以完全氫化把植物油變成人造奶油,而且保證可以標示0反式脂肪。不過問題是,它仍然是人為轉化而成的植物油啊!來源根本不是乳品,為什麼我們要冒著健康風險吃這種人造的假奶油?

不只上述三個容易誤導人的疑惑需要被注意,其實更多潛藏的危機不在這些包裝食品裡,而在於巷口的鹽酥雞、隔壁的麵包坊、夜市/熱炒店/鐵板燒用的人造奶油……這些無法包裝標示的食品中到底潛藏了多少人工反式脂肪,恐怕連廚師自己也不知道。

▲▼7/1禁用人工反式脂肪 就安心了嗎。(圖/資料照)

▲選擇堅持使用天然奶油的食品和商家(圖/翻攝自網路)

• 知識就是力量,懂得自己把關最實在
以往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消費者並沒有多少選擇權,但現在查詢食材源頭、製程對消費者來說相對容易許多,重要的是身為使用者的我們選擇在意,還是選擇蒙著眼睛不知道最幸福?其實只要消費者多要求一點,就能多給製造者/供應者多一點壓力,最終還是能造成良性改變。

健康自保小撇步:

1. 食品包裝標示要看清!成分到底用了什麼,在拿走商品前務必多看兩眼。就算反式脂肪標示為0,成分裡有人工反式脂肪同義字的最好通通都不要碰!

2. 店家用料要問明!沒有包裝標示的店家,多問兩句總是比較保險。如果店家願意說出使用的原料品牌,表示至少他們還會顧慮消費者感受和健康,就像之前的油品抵制事件或是熱量標示推廣一樣,越多消費者詢問,就會有越多店家願意主動標示和表明態度。

3. 支持好商品就是勝利!我們不應該把價格和健康放在天秤的兩端,畢竟食品中使用的乳製品或油脂只佔一小部分,不足以劇烈影響整個食品的末端售價,別被廠商用”成本考量”搪塞而輕易妥協。如果是堅持使用天然乳製品、油脂的食品廠商和商家,必定會樂於讓消費者知道自己的用心,當然也值得我們投以更多鼓勵和支持。長久下來,好商家有獲利,其他商家自然就會往好的方向跟進,這才是消費者真正的勝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消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