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表示,iPhone能代表「高收入」。(示意圖/翻攝Pixabay)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日前發布新論文,試圖以人們的消費行為或媒體消費來推斷人口統計數據。研究人員發現,根據2016年的數據顯示,除了蘋果的iPhone之外,沒有其他能代表「高收入」的品牌。論文也指出,以美國來說的話,如果擁有蘋果的iPhone或iPad,就有足夠的立足點,說明這個人賺了很多錢。
這個論點是源自美國最大的經濟學研究組織「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所貼出的論文,研究者是來自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貝特朗(Marianne Bertrand)及卡曼尼卡(Emir Kamenica)。兩人指出,在所有年份的數據中,「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能像蘋果一樣,在2016年時,成為高收入的預測指標。」
▲想入手iPhone,都得要有一定的消費能力。(示意圖/翻攝Pixabay)
經濟學家說,在6394份不同人種、性別的取樣中,他們透過一個人是否擁有iPhone,來推斷「高收入族群」,準確率高達69%。事實上,隨社會和經濟發展,每個時期能代表用戶消費能力的產品都不同,舉例來說,1992年時是Grey Poupon的黃芥末醬;2004年是藍多胡奶油(Land O' Lakes butter )和龜甲萬醬油。
另外一個衡量個人財富指標的商品則是iPad,不過準確率約66.9%,相較之下低於iPhone;若是Android手機,準確率是59.5%。延究人員也說,Android手機不具代表性的原因,在於手機品牌甚多、定位也各自不同,有些入門機型100美元以下(約新台幣3043元)就能入手,但iPhone通常700美元(約新台幣21300元)起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