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07年時正在進行中環填海計劃第三期工程,填海的工程船隻正在施工。(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香港因土地供應不足問題進行「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相較於填海造陸,不少民眾都要求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沒想到,香港特首林證月娥日前公開表明,要靠填海造陸才能解決土地問題。此話一出,被外界質疑「假諮詢」,企圖迴避有爭議的選項,在公眾諮詢論壇中掀起激烈反彈。
綜合港媒報導,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日前舉行第2場諮詢論壇,不少民眾都批評林鄭月娥「預設立場」,要求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興建公營房屋,並反對在沙田馬料水填海,擔心影響通風。還有民眾指出,現在並非沒有土地可以使用,政府可以先利用軍事用地及棕地。
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解決土地問題不能依靠單一方法,填海後的用地會規劃為地區內特殊用途,以便日後騰出更多土地興建房屋。至於林鄭月娥表態支持填海造陸,他說,特首就議題發表意見很正常,不妨礙小組的工作。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指出,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解決不了土地長遠供應不足的問題,應改以填海,但收回球場和填海並不是「只能用一個」,政府應當多管齊下,以短、中、長期措施增加土地供應才是正確方向。
粉嶺高爾夫球場占地170公頃,卻只服務2600多名會員,一般市民無法進入,對於土地供應嚴重不足的現在,民眾才因此把矛頭指向球場。深圳政府日前宣布,「無償收回」使用期滿的深圳高爾夫俱樂部球場用地,上月起收地工作已有序展開中。不少民眾都認為,「政府應借鏡」,不要進行填海造陸後,因基建配套規劃失當輪為商場與私樓林立的地產項目,導致未能改善大眾的生活。
據了解,香港早在1852年就進行了第一次填海計劃,截至2016年共有7000公頃的土地是透過填海取得,占香港已開發土地面積25%,整體土地面積6%,甚至有190萬人口住在填海地上,占整體人口27%,填海地甚至還容納了7成的商業活動。
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列出的18個土地選項中,填海造陸屬於中長期選項,有潛力在未來10至30年提供額外土地。至於政府提出的「5+1」填海位置,近岸填海選址有屯門西邊的龍鼓灘、北大嶼山的小蠔灣與欣澳、青衣島西南方以及沙田馬料水;東大嶼都會核心則是在港島與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開拓面積逾1000公頃的人工島。
▲比起填海造陸,民眾認為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比較實在。(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