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歷史系大一學生劉天逸,展示《古代漢語》課教師所出的手抄繁體課文作業。(圖/翻攝自新華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漢字的繁簡之爭由來已久,不少有關恢復繁體字的建議也屢見不鮮。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一名歷史系大一生,22日在微信傳了一組照片引發網友熱議,原來他上的《古代漢語》這堂課,老師要求學生手抄300多頁近10萬字「全都是繁體字」的課文,讓學生大喊吃不消,不過該名教師表示,抄寫的過程其實也是自身知識積累的過程,能加重記憶和理解力。
據《新華社》報導,這份作業是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歷史系老師陳士銀所出,他畢業於清華大學博士班,今年才31歲,主要的研究方向不脫歷史專業。這次他出的作業被貼到網上後旋即引發熱議,不少人認為「都什麼年代了還玩這種俗套的作業」、「我就想問問抄寫的同學們手累嗎?」
▲ 該堂《古代漢語》的作業,學生須手抄近10萬字的繁體字課文。(圖/翻攝自荔枝網)
其實陳老師的作業不僅僅是抄寫繁體字課本那麼簡單,他是研究「三禮」學的博士,在第一堂課時就教導學生們上課前與老師的禮儀互動。學生受訪時也提到,「上課時老師並沒有要我們急著打開課本,而是講起了個人禮儀和上課禮儀。」
漢字的簡化運動,雖促進了漢語的普及和發展,但也造成了漢字傳承上的中斷,對於這次課堂的「繁簡之爭」,部分網友說道「我們當年古代漢語課也是繁體手抄」、「學歷史的,我覺得抄抄繁體字也沒什麼,更重要的是書裡的內容啊。」不過亦有網友表示「矯情」、「無意義,搏眼球而已。」
其實手抄繁體字課文並非只有揚州大學有,江漢大學《大學語文》課教師李振華認為當代用鍵盤代筆的現象愈來愈嚴重,導致學生書寫能力下降,便要求學生抄寫課文練字,並根據書寫情況打分數計入期末總成績,以此逼學生練字。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歷史系老師陳士銀。(圖/翻攝自新華網)
大陸政協委員潘慶林於2009年大陸兩會上,曾建議恢復使用繁體字。他表示如繁體字裡有個「心」,簡化後變成「無心之愛」,違背了漢字的藝術和科學性。港星黃秋生也曾在微博與網友「開戰」,以繁體字在微博寫著,「在中國內地寫中文正體,居然過半人看不懂,哎,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引起部分大陸網友留言還擊與論戰,不過之後已刪文。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