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
公視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孔雀》講述著與孔雀許願,並以身體或思想作為交換的條件,不過這不是《第8號當鋪》,而是訴說著被環境逼迫「不得不」讓自己變好。劇中主角一家人平時看似感情融洽,不過仍存在著「我是為你好」的母親。
▲與孔雀交換的代價⋯值得嗎?(圖/公視提供)
劇中女主角劉巧藝(王渝萱飾)的母親(謝瓊煖飾)白天是名採茶女、晚上則是洗碗工,雖然累到連好好扒幾口飯的時間都沒有,不過她仍無怨無悔地付出,即便曾因過勞昏倒被送進急診室依然如此。她日夜辛勞,就是為了讓一雙兒女能夠唸好學,將來出人頭地,「我跟爸爸那麼拚就是為了你們好。」同樣的,如同兒子的心聲:「你有問我嗎?」
《孔雀》一開始就帶到私入學校的上學橋段,學生們排成一列,等待教官做例行安全檢查,學校還設有規則,上課期間,老師沒說、學生也就不能問,「你不需要知道,因為不會考。」可怕的不僅是學校制度,就連學生們都習慣這樣的方式,認為「這沒什麼」。極度填鴨式的教育,讓人感到十足的壓迫。
▲因為環境而成為愛慕虛榮的個性。(圖/公視提供)
劉巧藝原先只是名努力於課業的普通女生,午餐便當裝著兩個商店的三角飯團,其實也沒太大的物質欲望。不過因處於身旁都是有錢人家的同學,為了想交朋友卻連基本的「餐費」都酬不出,而在因緣際會下使用了孔雀的交易。雖然獲得了錢財能與其他同學看似「平等」,不過擅長美工能力的她,卻被奪走了最自豪的配色能力,失去了代替學校出國比賽的機會,也可能失去未來上好大學的本錢。
▲為了家人,劉巧藝險些變成孔雀。(圖/公視提供)
就在一連串的事件後,劉巧藝為了讓過勞且失業的爸媽能有好生活,與孔雀做了「要什麼都可以」交換,爸爸果真如願中了樂透,不過她卻逐漸變成孔雀。孔雀提出協議,要劉的媽媽燒燬學校的同意書,孔雀說道:「我想知道你們是愛女兒還是愛學校(名校)。」
▲媽媽不願讓女兒唸普通學校就連變回正常人。(圖/公視提供)
意外的,媽媽不願意做這件交換,甚至跟逐漸在變成孔雀的女兒說:「等妳考上好大學,媽媽再把妳變回來。一時的忍耐換一輩子的幸福。」這對女兒來說是極大的痛苦,不過媽媽卻說:「外人看不到啊,只看得到妳頭上的那頂爵士帽。不是只有妳苦,社會上的大家都很辛苦。」更以自身因學歷差而受苦作為例子,「媽媽吃過的苦,絕對不讓妳承受第二遍。」
▲媽媽不惜用自己交換了兒女的未來。(圖/翻攝LINE TV)
劇中最後,劉的媽媽獨自去找孔雀,相信許多人會以為(或是希望),她願意交換自己替代女兒受苦。不過,她卻是去許願讓兒女都上好學校,並不惜一切代價地說「我願意」,而成為(取代)了孔雀。正片的最後一幕中,劉爸帶著兒女坐在孔雀園前野餐,媽媽的願望確實成真了,但這樣的結局,除了媽媽以外的家人真的開心嗎?
雖然整部片不斷談著艱苦過了半輩子的媽媽,不希望兒女像她一樣人生如此辛苦。媽媽的口頭禪是:「不要之後在路上發傳單,怪我當初沒給你唸書。爸爸媽媽那麼辛苦賺錢給你,就是拜託你好好讀書。」世上為人父母的無不為小孩奉獻犧牲,劉巧藝的媽媽的付出絕對也沒有少,不過卻也讓人覺得諷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