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6月的一個週末午後,記者與痛車車友們相約於台北大直橋旁;這場活動是透過台灣痛車文化推廣協會邀約,事前估算,應該會有十來位車友到場。
然而當天採訪團隊出發前,天空已烏雲密佈;到了現場,大雨更傾盆而下。這也讓我們不禁擔心:「如果只有五、六位車友出現,該怎麼辦?」
還好,擔心是多餘了。5台、10台、15台......大雨澆不熄車友的熱情,大家陸續現身,來了20多輛色彩繽紛的機車、汽車,數量早已超出預期;甚至還有車友冒雨從桃園中壢騎車北上。
「大家聽到要採訪,都很樂意參加。」昆肥(化名)是台灣痛車文化推廣協會的幹部。協會在2008年12月成立,車友們除了平時的聚會交流,動漫展活動也經常受邀,樂於展現自己的愛車;「但在早期的時候,這種(痛車)文化在台灣,其實不太被接受。」
「痛車」源自於日本ACG文化的一環,大約在千禧年之後逐漸風行。「痛車」一詞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有一說是外來語,日本人講「paint」(彩繪)的發音接近「pain」(痛);另外也有一說,認為「痛」在日語中有「不忍直視,讓別人看到會非常丟臉」的意義。
只是痛車剛在台灣出現時,丟臉可能還是其次,「大家會把這個文化跟飆車族拉等號。」昆肥表示,可能是由於車體的日本動漫彩繪,讓人聯想到同樣來自於日本的「暴走族」,但兩者其實相去甚遠;「反而因為我們醒目的關係,其實車主們大家都很自律,對交通規則也算嚴謹。」
此外,早期的法規也讓痛車上路受到許多限制。由於一般車輛普遍是單色系,過去在行照上的車體顏色也都僅註明單一顏色,這讓五顏六色的痛車不但驗車難以過關,在路上也常被警察盯上。直到2016年公路總局修改規定,將一般彩繪車輛跟廣告車做出區隔,只要通過檢驗就可以申請在行照上登記為「彩繪車」;自此之後,痛車終於可以合法行駛在道路上。
「基本上警察現在看到痛車,應該不太會去刁難。」玩痛車已有六年的車主羽晞(化名),明顯感受到近年氛圍的轉變;比起早期的負面印象,車友明顯感受到現下社會對於次文化的接受度變高。擁有兩台痛車的墮羽淜(化名)時常騎著要價128萬的愛車上路,也難免引人注目;「不過其實只要不要有太誇張的行為,基本上不太會有人反感。」
車友逐漸增加 未來要走出動漫族群
昆肥觀察,彩繪車合法後,「痛車在路上能見度也愈來愈高。」隨著車主變多,各地的痛車社團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主要以地域區隔。像是老字號的台灣痛車文化推廣協會,活動範圍就以北部為主;新竹則有「竹風痛車推廣結社」,南部比較大的社團則是有「南痛聯萌」,以及「台灣痛車萌化交流研究會(萌化會)」。
「各個社團間都有交流,」昆肥表示,這些社團的會員都是重疊的,大多也都互相認識,或是一同參與活動。例如近年最大型的痛車聚會,首推劍湖山樂園舉辦的「痛漫季」,今年已邁入第七屆,「痛車平均應該每一年都超過一百台!」
不過在動漫族群之外,一般民眾對於痛車的瞭解還是相當有限;「我們協會現在的目標希望是說,可以把這個(痛車)文化更外推。」昆肥舉例,前(2016)年與三創生活園區合作的「ACG痛車賞」,就是希望接觸一般的民眾;當時現場還舉辦有獎徵答,目的也是為了讓更多來三創逛街的朋友,認識痛車文化是如何產生的。
「這個圈子還是很小,」他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痛車、加入痛車的行列,「未來我們也不會只侷限在動漫展,會有更多不同的嘗試。」
痛車固然是興趣的展現,但有些車輛的獨特設計,不該只讓動漫愛好者看見;如果能撇除成見、用純粹的角度欣賞,這或許也是一種另類藝術的呈現。
更多鏡週刊報導
【遊戲】虛擬中的真實感VS精緻高畫質MV 「偶像大師」系列音游的不同魅力
【玩具】《俺妹》黑貓等身手辦來了 限量10尊歐皇快去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