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在7月26日才風光上市,隔日就陷落山寨門事件,沒幾天股價就已經跌破發行價。(圖/CFP)
記者呂曉雯/綜合報導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7月26日剛風光的在那斯達克上市,誰想隔日就被捲入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的「山寨門」事件中,讓他不得不在7月31日緊急召開記者會回應一切,但這仍不足以彌平外界質疑,大陸市場監管部門更直接對此事表示,將對媒體及消費者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
受到「山寨門」事件影響,拼多多8月1日在股市開盤價為19.48美元,下挫約14%,股價已經接近19美元的發行價,在上市5個交易日後,除了上市首日暴漲40%之外,其後4個交易日表現出持續走低的趨勢,8月1日22時08分,拼多多股價更下跌至18.68元,跌破發行價,較首日26.7美元的收盤價下跌超過30%,截至2日22時46分,股價也才略為回升到20.31元,粗估目前市值蒸發近90億美元。
▼拚多多股價受到「山寨門」影響,持續呈現走勢疲乏。(圖/CFP)
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消息稱,該局網監司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平台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等問題,已經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平台經營者,並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關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媒體、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拼多多平台上,銷售山寨產品與傍名牌等問題,認真展開調查,不管是協力廠商平台還是平台內經營者,只要構成違法,都將依法嚴肅處理。
上海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說到,「上海市、區兩級工商已約談拼多多,要求其立即展開自查自糾,對媒體反映的以及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問題進行整改,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長寧區市場監管局已經按照上海市工商局要求,對媒體報導的侵權假冒名牌問題展開調查」。
▼拚多多上充斥許多山寨平台,常在品牌的名稱後面加綴其他名字,例如SONY TV、小米視界、創維先鋒、松下智能等。(圖/翻攝自新浪科技)
對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上海工商部門的關注,拚多多隨即發表回應稱,「將全力配合工商、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調查,進一步嚴厲打擊平台上侵權假冒商品,努力達到社會和廣大消費者的期望」。
《新京報》指出,拚多多的網站上有包括海信、小米、創維、三星等品牌極其相似的產品在售,像是評為世界十大彩電品牌之一的創維RGB電子公司,就因為拚多多未下架對其公司相似商品的仿品,所以乾脆直接將自家產品下架。而海信科龍在2017年就曾以「侵犯了原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對深圳容聲生活電器有限公司提出訴訟,沒想到卻又在拚多多上看見深圳容聲生活電器有限公司相似的商品,故而提出維權。
▼只要簡單的搜尋,就可以找到相似產品,稍不注意可能就會買到山寨品。(圖/翻攝自新浪科技)
對於入駐商家制售仿冒產品,電商平台是否應負有連帶責任的問題,目前還在爭論中,但是早在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下稱《侵權責任法》)實施後,電商平台的責任就只在「通知刪除」層面,只要電商平台及時有效的執行,平台方的責任和義務就相當於已經履行。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對《新京報》坦露,「假貨並不是電商平台出售的,而是由平台內經營者銷售的,現有法律並沒有規定電商平台有對商家商品的真實性、合法性審查的義務,況且以現在技術水準,電商平台沒有能力逐一審核平台內商品」。
▼面對輿論抨擊與廠商施壓,大家都等著看黃崢如何力挽狂瀾。(圖/CFP)
但億達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卻提出異議表示,「不論是傳統電商平台,還是新興的電商,所面臨的最大的痛點都是假貨、山寨,打假的過程是漫長的,需要平台花相當大的成本和技術去實現,但只要電商平台堅定不移地去打假,市場和用戶可以給電商平台最好的回報」。
讀者迴響